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7 岁 DNA 之父辞世!25 岁揭秘双螺旋结构,改写生命科学百年史

0
分享至



2025 年 11 月 6 日,科学界传来悲痛消息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与世长辞,享年 97 岁。

这位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科学巨匠,用一项足以与达尔文进化论比肩的发现,将生命科学带入分子时代。

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到 25 岁震惊世界的科研奇才,再到影响后世的科学大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争议。

今天,我们循着时间脉络,重温沃森如何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与对的人一起揭开生命最核心的密码,以及他留给世界的不仅是科学突破,还有超越实验室的智慧。

一、命运的伏笔:从鸟类爱好者到遗传学追梦人



1928 年,遗传学史上迎来了两件改写未来的大事。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完成了著名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首次提出 "转化因子" 的概念,为后来 DNA 的发现埋下伏笔。

同年 4 月 6 日,詹姆斯・沃森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此时没人能预料,这个男婴未来会揭开 DNA 的结构之谜,彻底改变生命科学的发展轨迹。

童年时期的沃森和普通孩子并无二致,按部就班完成学业。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鸟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考入芝加哥大学后主修动物学,满心憧憬着未来的相关工作。

1946 年,一本传奇著作改变了沃森的人生轨迹。物理学家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生命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和化学规律。

恰逢同年,美国遗传学家穆勒因发现 X 射线能加快突变速度,独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重影响下,沃森毅然放弃鸟类学,决心投身遗传学研究。

1947 年,沃森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考入穆勒所在的印第安纳大学。虽最终未能师从穆勒,但他幸运地成为了鲁里亚的研究生 —— 这位后来分享 1969 年诺奖的学者,一眼看穿了沃森的独特眼光和远大抱负。

研究生期间,沃森系统学习了经典遗传学理论,深入了解新兴的病毒遗传学,同时开始关注那个尚未被完全认清的关键物质 ——DNA。他的科学之路,从此与生命的核心密码紧密相连。

二、天时地利人和:一场改变历史的科学合作



1951 年 5 月,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场学术会议,成为沃森科研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英国晶体学家威尔金斯展示了用 X 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研究 DNA 结构的最新进展,让沃森瞬间找到了揭开 DNA 之谜的钥匙。

他意识到,要破解 DNA 结构,必须借助晶体衍射技术。随后,沃森毅然前往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 "天时、地利、人和" 的完美契机。

所谓 "对的时间",正是 1951 年这个关键节点。当时国王学院已启动 DNA 结构研究计划,顶尖晶体学家富兰克林加入其中,多个团队也纷纷入局竞争。沃森的及时加入,让他没有错失这场科学竞赛的入场券。

"对的地点" 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科研的绝佳土壤。这里曾是物理学圣地,诞生过多位诺奖得主,时任主任小布拉格 25 岁就因 X 射线衍射原理获奖,正是他推动实验室向生物学转型。

二战后英国资金有限,国王学院专注 DNA 结构,卡文迪许实验室侧重蛋白质研究,这种分工让沃森得以在这里安心探索。后来小布拉格还全力举荐他的论文快速发表,成为重要助力。

而 "对的人",便是沃森的科学伴侣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位物理学出身的学者,虽早期成果平平,却与沃森一拍即合,两人决定联手揭开 DNA 结构之谜。

沃森后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一定要待在有比你聪明的人的社交圈子里"。克里克正是这样的伙伴,两人知识互补、合作无间,与其他或单打独斗、或关系不和的竞争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的 DNA 研究赛场高手云集:美国的鲍林和查戈夫各自攻关,英国国王学院的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则关系紧张。唯有沃森和克里克,在默契合作中朝着共同目标稳步前进。

三、双螺旋的诞生:25 岁的巅峰与生命的密码



初期的研究充满坎坷,沃森和克里克缺乏专项资助,只能靠冥思苦想和搭建模型反复试错。1952 年,他们曾提出三螺旋结构模型,却被富兰克林当场指出错误,导致研究一度暂停。

1953 年初,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威尔金斯将富兰克林拍摄的著名 "照片 51 号" 副本展示给沃森 —— 这张被誉为 "有史以来最美的 X 射线照片",清晰呈现出 DNA 的 "X" 造型,直接证实了其螺旋结构。

"我张大了嘴,脉搏开始跳动",多年后沃森仍记得当时的震撼。即便不是专业晶体学家,他也立刻意识到,这意味着 DNA 很可能是双螺旋结构。

与此同时,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马克斯・佩鲁兹分享了国王学院的相关报告,其中包含富兰克林对 DNA 的精确测量和反向螺旋的关键证据。这些宝贵数据,为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沃森并未止步于双螺旋结构的确认。他想到,单纯的双链结构无法解释遗传功能,而查戈夫早已发现的 "A 与 T 含量相等、G 与 C 含量相等" 的规律,一直缺乏合理阐释。

经过反复思考,沃森提出了碱基配对原理: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这一关键突破,不仅完美解释了查戈夫的发现,更揭示了遗传信息世代传递的核心机制。

1953 年 2 月 28 日,沃森和克里克在实验室里搭建的 DNA 双螺旋模型宣告成功。这个由铁板、铁棍和铁丝组成的模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生命的奥秘:两条方向相反的单链构成右手双螺旋,外侧是磷酸骨架,内侧是碱基配对。

这一结构暗合物理学规律:成对电子最稳定对应碱基配对,泡利不相容原理解释了链的反向,右手定则与 DNA 双螺旋完美契合。科学的美感与逻辑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统一。

1953 年 4 月 25 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论文。全文不足一页纸,却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这一年,沃森年仅 25 岁,正是青春年少却已登上科学巅峰。

同年,《自然》杂志还陆续发表了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人的相关论文,共同印证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一场科学竞赛,最终以推动整个学科进步的方式圆满落幕。

四、传奇与争议:科学巨匠的百年人生



1962 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遗憾的是,富兰克林已于 1958 年因乳腺癌去世,未能见证这一时刻,也错失了这份荣誉。

尽管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突破之一。它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媲美,统一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将生命科学研究从宏观带入分子层面。

此后半个多世纪,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蓬勃发展,DNA 重组技术、基因编辑、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成果相继涌现,都离不开沃森和克里克奠定的基础。

沃森的贡献之所以被格外铭记,不仅因为他在模型构建中的关键作用,更因为他提出的碱基配对原理 —— 这被认为是 DNA 结构的灵魂,直接阐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因此,这一模型被广泛称为 "沃森 - 克里克模型"。

除了科学成就,沃森还留下了宝贵的人生智慧。他强调社交圈的重要性,主张与更聪明的人同行;他跨界融合的思维,将物理学视角引入生物学研究,为跨学科合作树立了典范。

晚年的沃森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2006 年,他出席第一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并致辞;2017 年 3-4 月,89 岁的他访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清华发表 "双螺旋:科学、文化和人生" 的主题演讲。

在深圳访问国家基因库期间,沃森度过了自己的 89 周岁生日,在中国感受了 "九十大寿" 的祝福。他对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赏,成为中外科学交流的纽带。

然而,沃森的一生并非完美无缺。2007 年,他因公开声称 "智力与种族存在遗传关联",暗示黑人因基因原因智力更低,引发巨大争议,最终辞职,逐渐成为美国科研界的 "不受欢迎之人"。

这些争议让我们看到,即便是伟大的科学家,也可能存在认知局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承认他的科学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2025 年 11 月 6 日,97 岁的沃森与世长辞。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科学时代的落幕。但他留下的 DNA 双螺旋结构,以及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勇气,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正如那句对他与 DNA 结构的精妙概括:"因为对(pair),所以对(right)"。碱基的正确配对,成就了 DNA 的稳定与功能;正确的选择与坚持,成就了沃森的传奇人生。他的科学遗产,将继续影响人类对生命的认知,照亮未来的探索之路。

2025 年 11 月 6 日,科学界传来悲痛消息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与世长辞,享年 97 岁。

这位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科学巨匠,用一项足以与达尔文进化论比肩的发现,将生命科学带入分子时代。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到 25 岁震惊世界的科研奇才,再到影响后世的科学大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争议。

今天,我们循着时间脉络,重温沃森如何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与对的人一起揭开生命最核心的密码,以及他留给世界的不仅是科学突破,还有超越实验室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跟堂弟合伙年利润380万,他拿走365万分我15,我没闹,5天后傻眼了

跟堂弟合伙年利润380万,他拿走365万分我15,我没闹,5天后傻眼了

狮拓一叶知秋
2025-10-23 19:04:26
十五运会,为何没有奖牌榜?

十五运会,为何没有奖牌榜?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2:01:11
沈巍从青浦退房暂住粉丝家,女友晓晓照顾他起居,重新焕发活力

沈巍从青浦退房暂住粉丝家,女友晓晓照顾他起居,重新焕发活力

可乐谈情感
2025-11-15 15:48:51
香港是凭啥把网约车资本猛兽关进笼子的?不靠烧钱,用户看完扎心

香港是凭啥把网约车资本猛兽关进笼子的?不靠烧钱,用户看完扎心

笑熬浆糊111
2025-11-16 12:26:43
2块钱一餐,“禁止新鲜肉菜”,他开的预制餐厅没人反对

2块钱一餐,“禁止新鲜肉菜”,他开的预制餐厅没人反对

新周刊
2025-11-15 16:09:37
韩国咖啡馆“白日宣淫”丑闻!出轨情侣缠绵80分钟,监控全拍下!

韩国咖啡馆“白日宣淫”丑闻!出轨情侣缠绵80分钟,监控全拍下!

奋斗在韩国
2025-11-16 16:47:14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输定了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输定了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36:42
真相大白,狗咬人死者妹妹撒谎,监控流出,四人在门口乱砸乱扔!

真相大白,狗咬人死者妹妹撒谎,监控流出,四人在门口乱砸乱扔!

苗苗情感说
2025-11-16 15:34:1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8 21:11:50
新加坡总统严正警告中国:若欲维护和平,需放弃一项东西

新加坡总统严正警告中国:若欲维护和平,需放弃一项东西

文雅笔墨
2025-11-02 11:43:09
2025年新血糖标准公布,空腹血糖不再是3.9到6.1?你在正常范围吗

2025年新血糖标准公布,空腹血糖不再是3.9到6.1?你在正常范围吗

白宸侃片
2025-11-16 15:39:24
多地关店!曾火爆无锡

多地关店!曾火爆无锡

江南晚报
2025-11-15 19:36:33
太有爱了!姚明带女儿回苏州探亲,父女散步姿势神复制网友看呆

太有爱了!姚明带女儿回苏州探亲,父女散步姿势神复制网友看呆

篮球国度
2025-11-16 10:56:06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0:02:00
就在今天!11月16日上午,篮球传来李梦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6日上午,篮球传来李梦新消息

眼底星碎
2025-11-16 11:44:33
他被选为中顾委常委,开会必请假:解甲归田,政务性的活动不去了

他被选为中顾委常委,开会必请假:解甲归田,政务性的活动不去了

乐趣纪史
2025-11-04 11:22:16
熊被枪打中后“装死”,日本男子上前查看遭攻击

熊被枪打中后“装死”,日本男子上前查看遭攻击

极目新闻
2025-11-15 19:34:02
赖昌星自述:我浪荡一生,但只爱过两个女人,她胜过我的结发妻子

赖昌星自述:我浪荡一生,但只爱过两个女人,她胜过我的结发妻子

萧竹轻语
2025-11-06 11:54:39
2025-11-16 17:43:00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727文章数 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头条要闻

苏丹一地发生屠城血迹太空中清晰可见 大量女性遭强暴

头条要闻

苏丹一地发生屠城血迹太空中清晰可见 大量女性遭强暴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让孩子远离手机,避免大脑萎缩和情绪问题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旅游要闻

E网同心 名动历下|网络名人走进百花洲,感受泉城韵味

数码要闻

华硕推Dual RTX 5060 EVO系列显卡,首次采用物理PCIe 5.0 x8接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