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世事难预料”
曾经的抗战神剧专业户,如今却沦落街头摆摊卖炒面。
原来张颂文当年说的话一点都没错,这下内娱没法装光鲜了……
![]()
22 年演艺路,从地下室群演到荧幕配角
张颂文曾多次在公开访谈为底层演员发声。
称“国内99.5%的演员收入特别低,观众以为的光鲜都是假象”
“很多演员一天工作18个小时,拍戏4个月只有几千元,全年收入可能不如普通上班族”。
![]()
这番对行业真相的披露,让演员李嘉明的故事更讽刺。
这个在抗战剧里留下诸多经典配角的演员。
彼时已从荧幕“熟面孔”,变成县城街头的炒面摊主。
![]()
李嘉明的演员生涯,始于16岁那年的北漂。
揣着家里凑的800块钱,他天天蹲在北影厂门口等群演机会,那是他离“演员梦”最近的地方。
早年采访中他回忆,最艰难时一天跑三个剧组。
早上扮尸体、中午演路人、晚上拍夜戏。
![]()
辛苦一天收入仅20块,够买两个馒头和一瓶水。
晚上,挤在地下室八人间,上下铺全是和他一样追梦的年轻人。
凭着坚持不懈的跑龙套,李嘉明慢慢熬出了头。
![]()
他形象接地气,表演朴实自然,成了抗战剧里的“黄金配角”。
《抗日奇侠》中的铁柱、《中国兄弟连》中的毛猴,一个个角色虽戏份不多,却让人过目不忘。
观众或许不知道他叫什么,但看到他还是会觉得好像见过。
![]()
那些年,他戏约不断,一年能拍三四部作品。
收入足够支撑在大城市的生活,还能补贴老家。
他以为只要坚持好好演戏,就能把这份热爱变成一辈子的事业。
![]()
从荧幕到街头,炒面摊撑起生活重担
可好景不长,2020年后,行业风向突变。
抗战剧题材热度下降,平台更青睐甜宠、悬疑等流量题材。
叠加疫情反复导致剧组停摆、开机量锐减,李嘉明的戏约突然中断。
2024年这一年,他只接到一部戏。
![]()
雪上加霜的是,父亲突然查出重病,大额手术费和后续治疗费花光了他所有积蓄。
还让他背上了几万块外债,家里的开支瞬间陷入困境。
他一次次联系以往合作的剧组,发消息、打电话争取机会。
得到的回复却大同小异,现在都优先用有流量、有粉丝的演员。
走投无路之下,李嘉明收拾行李回了老家,卖起了炒面。
![]()
就这样,山西的街头多了一个特殊的炒面摊主。
摊位上贴着“家常炒面12元/份”的纸条,后来还推出了以他经典角色命名的“毛猴辣炒面”。
他穿着军大衣,低头颠勺动作熟练,没人能想到,这个街头摊主,曾是活跃在荧幕上的演员。
![]()
李嘉明的婚姻,没有娱乐圈的轰轰烈烈。
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与支撑,成了他逆境中最坚实的后盾。
2024年,李嘉明与老家相识的小他17岁女友结婚。
如今李嘉明摆摊卖炒面,妻子只要有空就会来帮忙。
![]()
炒面与演戏,都是认真生活的模样
面对网上的质疑和同情,李嘉明从未辩解或卖惨。
他每天按时出摊,生火、倒油、下食材,动作熟练利落。
他的抖音账号简介写着 “演员李嘉明,兼职炒面,主业活着”。
里面全是随手记录的生活片段,没有团队跟拍。
![]()
只有真实的摆摊日常、新鲜的食材、洗刷干净的铁锅。
网友的看法,也从最初的质疑慢慢变成了支持和尊重。
“放下身段自食其力,不抱怨不卖惨,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比起那些偷税漏税、耍大牌的明星,李嘉明太清醒了”。
![]()
如今的他,依旧会在街头出摊,也会接一些适合的小成本剧组角色。
哪怕只有一天戏份,也会提前研究剧本认真完成,这是他身为一个演员的职责
他说:“当演员就好好演戏,卖炒面就把面炒好,都是讨生活,没什么丢人的”。
![]()
张颂文揭开的内娱真相,让我们明白了内娱是如此不堪。
娱乐圈不是所谓的镀金厂,更多的是像李嘉明这样的演员。
在时代的浪潮中起起落落,却始终以坚韧对抗现实。
![]()
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荧幕上的配角发光发热。
夜市的炒面摊主谋生,认真生活的人,永远值得尊重。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