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岁的男孩,在手机游戏里是一呼百应的“老大”;但在家里,他却对母亲挥起了拳头。被家人带来看诊的时候,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认为家人是在妨碍他。
![]()
现实和游戏,他分不清了
事情是从他10岁拥有自己的手机开始的。最开始只是偶尔玩,后来逐渐沉迷进几款打打杀杀的游戏里。在游戏里,他组建团队,通过战斗提升地位,手下的人都听他的。他开始白天黑夜地玩,上课没精神,成绩直线下降。父母说他,他要么不理,要么就大发脾气。
![]()
真正的冲突发生在上个月。一天晚上,他连续玩了六个小时游戏,母亲担心他身体,上前拿走了他的手机。他突然暴怒,眼睛瞪得通红,对着母亲大喊大叫,又打又踢。
“这孩子,好像完全活在了游戏里。我们以为他就是不听话,没想到他会动手打我”他母亲对我们说。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些不对劲了。他之前跟父母说,上学没用,他以后就靠打游戏过日子。
医生诊断: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诊室里,他情绪波动很大,一会兴奋地说他的“游戏事业”,一会又对医生充满敌意,觉得我们是来“害”他的。经过详细检查,我们确定他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叛逆,而是过度沉迷虚拟世界导致的严重心理障碍。
![]()
福州台江医院心理科孙主任解释说:“手机和游戏不是原罪,关键是怎么使用。他的问题在于,从年纪还小、心理还不成熟的时候,就把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情感,都投入到了一个充满暴力、一切靠打杀说了算的虚拟世界里。他觉得自己是谁、该怎么跟人相处、遇到不顺心的事该怎么处理,全都套用了游戏里的那套规则。”
“时间长了,大脑处理情绪和分辨现实的能力就乱套了。他没办法应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和挫折,一旦现实不如他的意,比如手机被收走,他立刻就用从游戏里学来的、最极端的方式——攻击,来解决问题。他已经很难分清,哪个是游戏,哪个是他的真实生活了。”
医生想提醒家长
我们想通过这个案例提醒各位家长:让孩子太早、没有节制地接触手机,尤其是那些暴力内容多的游戏,会大大增加孩子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风险。这不是吓唬人。当你发现孩子把游戏里的身份带到现实中,开始有攻击行为、对人冷漠、搞不清想象和现实的时候,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孩子的内心,需要用真实世界的交流和关心去填充。别让一个小小的屏幕,毁了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