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现4万遭银行盘问”?上海情况如何?记者实探
近日,#律师银行取4万元遭盘问报警#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周筱赟律师原计划取现4万元,但在柜台办理时被告知,取款1万元以上需要登记资金用途,甚至查询过往流水。在周律师拒绝透露更多私人信息后,银行报警。
半小时后,银行方面又称无法联系到警方,并突然转变态度表示可以办理取款业务。面对这一系列波折,周律师最终放弃取款。该事件曝光后,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有过类似取现受阻的经历。
![]()
据了解,今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新规中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但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多地银行仍存在 “加码” 执行情况:5万以上取现需民警到场核实,2万以上取款要查流水、填用途,有银行甚至建议客户分笔取款规避流程。
上海多家银行取款情况:
执行标准基本相同,5万以上需预约登记
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海多家银行,发现上海本地的执行标准基本相同。
农业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称,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取现5万元,5万元以上则需要提前一天预约。不需要额外登记材料,只需要在反诈小程序上扫码确认即可。
招商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万元以上取现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并携带本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工作人员表示,取现五万元以上需要在反诈小程序上做登记:“要看系统有没有额外提示,没有提示的话是可以正常办理的。如果有提示,则需要您提供钱款来源和用途的相应材料。”
农业银行另一支行工作人员同样表示,5万元以下不用预约,5万元以上取现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并携带本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在问及是否需要登记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金额大的话,需要预约时确认钱款用途,工作人员会帮助将信息上传至系统。正常用途的话是没问题的。”
![]()
![]()
见习记者 | 王雅雯
综合自红星新闻
编辑 | 王雅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