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台协会即将约见郑丽文,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岛内外关注。表面看是常规沟通,实则暗藏美国对台防务预算的深度介入,更折射出台海局势在外部势力搅动下的复杂走向。郑丽文作为岛内关键人物,其态度不仅关乎岛内防务政策走向,更牵动着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
![]()
此次约谈的核心直指2026年度防务预算——总额949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激增1768亿,防务占比突破GDP3.3%。
这笔开支中,新式战机采购与海空战力提升计划占比近四分之一,仅新战机、舰艇采购就达700亿,韧性特别预算更达1176亿。
赖清德当局甚至放话2030年将防务预算提升至5%,这一数字已接近战时标准。
![]()
然而,如此庞大的开支背后,是岛内对美军购的“保护费”本质。从F-16V战机订单延迟交付到6500亿未兑付军售,美国一边拖延既有承诺,一边惦记新预算,这种“既要又要”的姿态,暴露了其将台海问题工具化的真实意图。
郑丽文的立场成为关键变量。作为新任主席,她此前多次反对增加防务开支,直言预算已超出台岛承受能力。更关键的是,她主张反“独”促统,推动两岸降温。
![]()
若其主导的“立法院”否决预算,不仅会打乱赖清德当局的“以武谋独”算盘,更可能削弱美国通过军售干预台海的抓手。
美国此时约谈,本质是试图施压确保预算通过,维持其“以台制华”的链条。但这种施压能否奏效存疑——岛内民众对“无底洞”般的军购早已不满,6500亿未交付订单已引发质疑,再追加预算只会加剧内部矛盾。
![]()
从更宏观视角看,美国对台军售的“双标”暴露无遗:一边承诺支持台岛“自卫能力”,一边拖延关键装备交付;一边鼓动台当局增加预算,一边将台海问题作为遏制中国的筹码。
这种操作不仅损害台岛利益,更将台海推向更危险的边缘。郑丽文的角色,实质是岛内理性声音与外部势力博弈的缩影——她的选择,将影响台海是走向和平还是冲突。
![]()
台海局势的走向,从来不是单方面能决定的。美国若继续将台岛当“提款机”,赖清德当局若执意“以武谋独”,最终只会让台岛成为牺牲品。郑丽文的立场,或许能成为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突破口——毕竟,和平与稳定,才是台岛最需要的“防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