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在‘家门口’就能舒心养老,真好。”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铁路社区创新养老模式,先后荣获“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省级幸福社区、绿色社区等。
铁路社区60岁以上老人达850人,其中空巢老人385人,约占45%,如何让辖区老人晚年幸福,成为社区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打造“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养老服务圈”。
红色物业实现老有所安
老旧小区改造难,长效治理更难,社区从解决小区物业管理入手,在铁建小区探索推行“党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治理模式,构建了党建引领下自收自治自营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2020年,铁建小区通过业主大会推选出一批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退休党员职工组建自管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物业公司,与居民代表协商制定物业服务方案和0.4元/平方米的物业费收费标准,自管委员会牵头出台居民自治公约和管理细则,并引导居民参与无偿志愿服务。“楼道换灯泡、下水道疏通这些问题,直接找自管会就行了,每年物业费还有减免,我们在这儿住得很舒心!”社区老人颜光球笑着说。
健康托管实现老有所依
实践站积极对接吉安市中医院、青原区总医院等属地医院,邀请专业医生团队定期为辖区老人进行义诊,并为所有老人建立健康档案。除了开展健康咨询、测量血压血糖、健康讲座等,还提供彩超、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等公益服务,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是小李吗?我想明天去医院检查身体,麻烦你帮我在网上挂个号,明天带我去一下,谢谢啦!”社区文明实践员李盈盈接到龙国胜老人的电话。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实践站安排志愿者帮忙接送老人看病或者联系送医上门,同时帮助老人在手机上添加医生的联系方式,提供“一对一”健康服务,实现“医”键入户。
助老食堂实现老有所养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在各级单位、乡贤、志愿者等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4月,实践站的助老食堂正式开放。为了适应老人清淡饮食的要求,助老食堂提供了荤素搭配、低油低糖低盐的营养餐,每餐两荤一素一汤,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社区老人刘建华感慨道:“我们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做饭也麻烦。自从有了助老食堂,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践站成立了送餐志愿服务队。社区老人朱秋海因患肺气肿,需要长期居家吸氧,自助老食堂开办以来,志愿者每天风雨无阻,免费为老人送餐上门,让老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爱。
丰富活动实现老有所乐
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社区拓宽文明实践阵地功能,打造文明实践老年活动中心,配备棋牌室、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按摩椅、广场舞音响等,组织有文化文艺特长且热心公益的老人成立银发文艺志愿服务队。
75岁的文艺爱好者周飞就是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他自编了《寿礼》《高空抛物危害多》《收废品》等多个文艺作品,每天带领队员们排练节目并开展巡演,大大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节目不仅接地气,更冒热气,深受群众喜爱。传统节日期间,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组织开展端午包粽子、重阳茶话会、冬至送饺子等活动,真正让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乐。(刘海繁、蒋丽、曾嘉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