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赖清德计划出席APEC峰会,国台办:只能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会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6年APEC峰会敲定落户深圳,消息一经官宣,迅速成为两岸舆论热议的核心议题。

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分量的经济合作平台,APEC从来不止是单纯的经贸洽谈场所。

而台湾地区向来极为看重APEC的参会资格,可这一次,却在参会的核心前提上与大陆产生了鲜明分歧。

国台办直接亮明立场,要求台湾以“中国台北”名义参会,民进党当局不仅断然拒绝,还接连抛出一系列诉求与抗议。

这些诉求究竟是否站得住脚?对台湾而言,APEC又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价值?



国台办绝非提“新条件”

2026年深圳APEC峰会的举办消息公布后,台湾舆论场瞬间掀起波澜。

部分台湾媒体开始大肆炒作,声称大陆会借机“打压”台湾参会资格,强制要求其在一个中国原则框架下参与。

针对这些毫无根据的猜测,国台办于11月12日作出清晰表态,直接划定了台湾参会的核心底线。

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以“中国台北”为名义、以地区经济体为身份参与APEC相关活动。



这一要求绝非大陆单方面设定的“新门槛”,而是对APEC三十余年运行规则的重申与坚守。

回望台湾参与APEC的历程,其参会资格从一开始就绑定了清晰的规则框架。

1991年,台湾谋求加入APEC时,与当年的主席国韩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其中明确了三条硬性规范,毫无模糊空间。



参会名称仅限“中国台北”,参会代表必须是经济领域官员,“外交部”正副部长等政治官员一律不得涉足会场。

在过往的二十余年里,台当局一直遵循着这些既定规则。

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始终以“中华台北”名义派遣“经济部”代表参会,每次都能顺利参与各项议程。

但到了2026年深圳APEC峰会筹备阶段,民进党当局却突然推翻过往惯例,摆出了不认同规则的强硬姿态。



台伪“外交部”率先发布长篇声明,片面指责大陆的合理要求是“打压、矮化”台湾参与。

面对民进党当局的无理纠缠,国台办发言人张晗在11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大陆的相关要求只是“按规定和惯例办事”,不存在任何所谓的“新条件”。

中国外交部也同步作出回应,明确指出台湾地区参与APEC活动的核心关键,在于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相关谅解备忘录,而非所谓的“安全问题”。



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差异,让原本聚焦经贸合作的参会事宜,逐渐演变成一场围绕规则与立场的严肃博弈。

民进党当局抛出的各类诉求,表面上言之凿凿,实则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所谓的“安全担忧”“平等尊严”,不过是包裹着“台独”分裂企图的华丽外衣,背后藏着显而易见的政治算计。



民进党当局诉求背后

民进党当局反复炒作,声称担忧台方参会人员在深圳的人身安全,要求大陆出具“人身安全书面保证”,但这一说法本身就缺乏基本的事实支撑。

深圳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常年承办各类国际会议与高端活动。

从博鳌亚洲论坛分会场到各类行业顶尖峰会,每年接待的外国政要、商界精英、媒体记者数以万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大陆此前举办的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也都以严密的安全保障、周到的服务安排赢得了全球社会的广泛赞誉。



台湾官员前往深圳参会,所能享受的安全保障不会低于其他经济体代表,所谓的“安全隐患”完全是站不住脚的片面之词。

民进党当局自身也清楚这一点,否则便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拒绝中华台北称谓”和“追求对等地位”上。

这绝非真正担忧安全,而是想借安全话题炒作“大陆敌意”,为其“台独”主张制造舆论氛围,误导岛内民众。

民进党当局之所以在参会议题上大做文章,核心原因在于其面临的严峻内部政治困境。



当前,赖清德当局的支持率持续下滑,民调不赞同率已突破六成。

岛内电费上涨、房价高企、青年低薪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民进党当局无力拿出有效解决方案,只能通过炒作两岸议题转移民众注意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民进党当局一直宣称得到美国等“友好国家”的支持,但现实却十分打脸。



美国虽嘴上喊着“挺台”,但在APEC参会规则这一关键问题上,始终未公开表态支持台方诉求。

显然不愿为了台湾的政治诉求挑战成熟的国际机制,毕竟破坏规则的代价远非其所能承受。

而在这场围绕参会资格的博弈中,民进党当局刻意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APEC对台湾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放弃参会,台湾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台湾的得与失

事实上,APEC是台湾连接亚太市场的重要纽带,对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2年数据显示,台湾对APEC经济体的出口规模高达320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的八成比重。

对台湾企业而言,APEC是对接全球资源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台积电、鸿海、联发科等龙头企业。

他们需要通过这一平台与各国经济部长、企业巨头面对面沟通,争取订单、拓展合作领域、参与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



而深圳作为2026年APEC峰会的举办地,更给台湾带来了独特的合作机遇。

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科技创新的核心高地,也是中央明确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半导体、电子制造、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都与台湾产业有着极高的互补性。

APEC所讨论的自贸协定、数字贸易规则、绿色供应链合作等议题,都是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向。



台湾一旦缺席这场重要会议,就将错失参与这些规则制定的机会,在后续的国际经贸合作中陷入被动局面。

历史的教训早已证明,违背规则只会让台湾得不偿失。

2001年上海APEC峰会期间,陈水扁当局试图派遣“前副领导人”李元簇以政治身份参会,最终遭到明确拒绝,台湾也因此缺席了整场会议。



那次缺席让台湾错失了诸多合作机遇,进一步加剧了其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边缘化。

而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恪守“中国台北”名义,派遣经济部门负责人参会。

不仅连续多年顺利参与各项议程,还通过务实合作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台湾企业争取到了更多发展空间。



规则本身从未变动,变化的只是掌权者的政治心态,遵守规则就能获得发展机会,违背规则则只能自食苦果。

订单不会为政治操弄等待,供应链不会为片面主张停留,技术迭代更不会为虚幻的政治诉求放缓脚步。

错过一次APEC,台湾可能就会错过一个重要的产业窗口期,而这种损失最终都将由台湾的企业和普通民众来承担。



结语

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不可逾越的前提,APEC的运行规则不容随意篡改。

只要民进党当局放下“台独”执念,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以“中国台北”名义派遣经济官员参会,深圳的大门就会始终为其敞开。

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分裂对抗没有出路,台湾的未来,植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依托于与大陆的融合共赢。

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认清现实、摒弃幻想,毕竟顺应历史大势才能赢得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沧海旅行家 incentive-icons
沧海旅行家
我是个行走的开心果, 总能让你笑出腹肌
1618文章数 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