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技校毕业的学生,前不久,通过区人社、工会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让我在家门口顺利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11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一家家政企业的职工高秀兰说道。
![]()
高秀兰的成功就业,得益于山东省各级部门的推进和联系协调。据介绍,近年来,山东省立足技工院校发展,着眼技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痛点、难点,下细功夫真功夫,进行有益探索,全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首先,出台《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注重从发展方向、产学协同、校企合作等方面集中发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
同时,为切实增强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山东省将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鼓励技工院校围绕重点产业与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设置专业,构建起“产业引领—动态调整—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目前,全省已有87所技工院校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领域,以及养老服务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还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技工院校加强与各类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合作,面向链上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通过设置“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加快建设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
此外,支持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鼓励学校、企业共建共管“校中厂”“厂中校”,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今后,山东省明确要求在2027年年底前,建设10个左右省级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利用3年时间遴选立项300项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项课题,以实践探索加速山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从而更好破解“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葛红普)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