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八十年代考上技校的人,最终都过成啥样了

0
分享至

八十年代那会儿,很多年轻人走进了技校,这个选择在当时看来非常实在。

很多家庭没钱供孩子读高中、读大学,技校只要学两年三年,毕业就能分到厂里上班,学校还有津贴,收入能立刻补贴家里。

有的孩子家里种地吃不饱,进厂后每月几十块工资,加上补贴能寄些钱回家,让家里日子好过一点。

那个年代,很多大中型工厂都办技校,像机床厂、无线电厂、纺织厂这些地方,技校生学完两年就能直接上岗,工作稳定,生活看起来有着落。

进厂之后的日子有规矩也辛苦。

车间里的工作多是重复性的机械操作或装配,手上技术好的人能拿到稍高的岗位。



很多人扎根在厂里,买了单位房,孩子也随家庭在厂区安顿下来。

那时候工人的社会地位说不上很高,但稳定性强,能有社保、有住房,就让很多家庭放心。

尤其是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人一到城里工作,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

但好景很快被市场的变化打乱。

九十年代国企改革一波接一波,大批老式国营企业在竞争中吃亏,设备落后、成本高的厂子裁员、停产、转制,很多岗位被砍掉。

那些曾经靠分配进入厂里的人突然发现,原先的“铁饭碗”不再铁。

厂子要节省开支,或与民营企业合并,或压缩人员,很多中年工人就这样失去了长期以来的稳定工作。

失业之后的日子不好过。

年纪上有劣势,四五十岁的人很难在新兴行业找到合适岗位,企业更愿意雇年轻人或者要求新技能。

许多人被迫转去干小生意、摆摊、当起修理工,或者在街头卖小吃、卖日用品。

收入不稳定,吃不上省心饭,病了也没钱看,生活压力大。

还有不少人靠着以前攒下的几十、几百块钱周转,时间一长,积蓄就被花光了。

健康问题常常成为家庭的拦路虎。

车间里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噪音,很多人年纪轻时就落下病根。

尘肺这样的职业病在煤矿、纺织厂和某些机械厂并不罕见。

身体一崩,既不能干活,又要花大笔钱看病,家里一时间雪上加霜。

医疗费用高,而早期的医保体系并不完善,个人承担比例大,很多家庭为了医疗打开了口袋,甚至卖掉了东西来交医药费。

退休后的日子也不轻松。

那些早早进厂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和年限都不高,后来制度逐步完善,晚进来的工人退休能拿到更高的养老金,这就造成了同一行业不同年代入职的人,退休金差距明显。

对早期入职的一批人来说,每月到手的退休金往往只有几千甚至更少,遇到大病或者生活开支增加,根本不够用。

很多人只能住在老厂区分配的房子里,日子过得节俭,子女有的还得出钱补贴父母。

这些真实的例子并非少数。

像贵州某机床厂的学徒出身工人,年轻时在厂里干得舒服,工资稳定,家里人也因此生活有了起色。

后来厂子经营不下去,他被下岗,妻子靠摆摊补贴,家里的积蓄逐渐耗尽,晚年生活拮据。

像凯里的无线电厂毕业生,厂子倒闭后只能在老厂区开个小铺,日子清冷;纺织厂的退休工人拿到的养老金少,住在老小区里省吃俭用。

还有一些人下岗后去修家电、捡废品,忙来忙去但收入低。

这些事迹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成为当年技校生群体命运的一部分写照。

国家和地方并不是没有做事。

下岗再就业政策实施之后,有职业培训、岗位推介、暂时补助等措施,帮助一些失业人员重新进入劳动市场。

这些政策对一部分人有效,但也存在限制,比如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有差距,培训时间短、强度小,很多老年学员难以适应新技术。

社会保障体系在逐步扩大覆盖面,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范围比过去广了,但对早期入职者而言,过去缴费基数低、连续性不够,导致拿到的养老金依旧偏低。

总体看,制度在进步,但历史留下的困难短时间难以完全消除。

区域和行业的差异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

沿海和发达地区市场活跃,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多,提供了更多转岗的机会;中西部和一些资源型或传统制造业集中的地区,一旦厂子停产,劳动力再就业空间小,生活状况更容易恶化。

行业上,纺织和传统机械制造往往是被市场改造和外迁影响最大的领域,很多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人被迫寻找新的生计方式。

个人能否在变化中活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家庭支持或人际资源。

有人通过不断学习、跳槽到民营企业或服务行业,逐渐稳定下来;有人凭借手艺做起修理或小生意,过得还凑合;还有人长期靠亲戚朋友接济,生活陷入长期依赖。

无论哪种,都是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结构下,个人求生存的不同路径。

不管怎样,这群八十年代的技校生曾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

他们年轻时用双手和技能支撑起工厂的生产线,推进了地方经济的运行。

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都在变化,这代人的处境也在被历史分割成不同阶段:年轻时的稳定、转型期的困顿、晚年的保障不足。

面对这些现实,社会各方不断思考如何在制度上给予更多的历史性补偿,让那些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的人在晚年获得更可靠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机制减少未来代际受冲击的程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清书先生
2025-11-12 15:55:46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男子溺亡被同伴运回家摆成睡姿,家属3天后才发现,警方:意外溺亡,未刑事立案

男子溺亡被同伴运回家摆成睡姿,家属3天后才发现,警方:意外溺亡,未刑事立案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03:16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2 15:39:13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权利”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权利”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2 21:13:12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11-11 10:16:23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180视角
2025-11-12 13:44:25
3.5亿美元!汉堡王中国迎来新主人

3.5亿美元!汉堡王中国迎来新主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1:46:05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宾语观世
2025-11-12 14:30:29
25岁女子海岛荒野求生35天获季军:起初只想减肥,从170斤瘦到142斤,每天吃老鼠挖野菜,看日落时想谈恋爱

25岁女子海岛荒野求生35天获季军:起初只想减肥,从170斤瘦到142斤,每天吃老鼠挖野菜,看日落时想谈恋爱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2 16:09:46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国民经略
2025-11-12 11:51:01
撞倒3小孩后先扶车,苏州女骑警技能失误的背后更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撞倒3小孩后先扶车,苏州女骑警技能失误的背后更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少爷写春秋
2025-11-12 00:04:28
河南开封万岁山景区网红NPC“蓝狐狸”再被辞退

河南开封万岁山景区网红NPC“蓝狐狸”再被辞退

界面新闻
2025-11-12 16:08:06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大风新闻
2025-11-12 21:27:09
还要脸吗?当红国脚解围踢空气,中国队又输越南,邵佳一失望而归

还要脸吗?当红国脚解围踢空气,中国队又输越南,邵佳一失望而归

国足风云
2025-11-12 21:33:27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时时有聊
2025-11-12 20:45:52
太离谱!男子停车总显示“已入场”,一查同小区竟有5辆车套牌

太离谱!男子停车总显示“已入场”,一查同小区竟有5辆车套牌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26:53
证监会最新发声!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

证监会最新发声!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2 13:25:43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2 19:59:31
2025-11-12 22:35:00
温辞韫 incentive-icons
温辞韫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583文章数 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家长的崩溃值,每天都在刷新

头条要闻

1家5口被邻居杀害: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

头条要闻

1家5口被邻居杀害:3岁孩子都没放过 行凶全程仅2分钟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艺术
旅游
军事航空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数码要闻

京东双11家电销冠之争:美的海尔都是第一,咋回事?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旅游要闻

中国有约丨走进《黑神话:悟空》取景地双林寺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