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法律顾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精准释法、耐心调解为抓手,成功化解一起因光伏项目占地补偿引发的合同纠纷,既有效保障了村民与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重点项目建设的稳定环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此前,一村民与光伏企业签订了土地租赁及补偿协议,约定由企业租用其承包地建设光伏设施并支付补偿款。后经林业部门核查,部分地块被划定为林地,明令禁止用于光伏项目建设。合同基础发生变化,双方就此前已支付款项的性质、未履行部分的处理及后续补偿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村民认为企业违约要求赔偿,企业则认为是因政策原因无法履行,已付款项应部分返还,双方矛盾一度激化。
大张庄镇法律顾问蔡元滨介入后,迅速厘清争议焦点。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向双方阐明“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内涵,指出因国家林地保护政策这一无法预见的重大变化,导致原协议部分条款无法继续履行,不构成单方违约,双方应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随后,针对已支付款项,他引用《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和合同解除后果的法律规定,引导双方理性看待:对于无法履行的林地部分,相关预付补偿款应予合理返还或抵销;对于可继续履行的非林地部分,原协议应继续有效。
在此基础上,法律顾问组织双方“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耐心释法说理、分析利弊,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涉及林地块的租赁协议终止,企业已支付的部分款项折抵剩余合法地块的未来补偿费用,合同其他部分继续履行。至此,一场可能对簿公堂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王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