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全新的铁路枢纽车站即将投入使用,作为北京未来的“东大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接入多条国铁和地铁线路。
记者从国铁北京局了解到,目前,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已启动按图行车试验,标志着该线路进入开通运营最后倒计时,副中心站也开通在即。今后,副中心站枢纽内将融入城市航站楼的值机功能,还有望实现铁路、地铁安检互认。
![]()
北京城市副中站开通在即,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十片“京帆”将阳光引入地下车站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副中心站枢纽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2019年11月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副中心站枢纽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紧邻东六环路,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步入站内,车站装修已基本完成,铁路综合服务中心、检票闸机、自动扶梯等设施也正在试运行当中。
从视觉上看,这座车站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宽敞、明亮,丝毫感受不到其主体部分均位于地下。这一效果来源于十片“京帆”屋盖,“京帆”是副中心站枢纽唯一的地面部分,而枢纽的最深处能达到地下30余米。
区别于以往的车站与枢纽分别设计、建设、开通,副中心站火车站和副中心站枢纽从始至终按照一体化考量,在空间上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副中心站枢纽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结构共三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接驳场站、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综合交通枢纽配套6大功能。地上规划建筑城市综合体,开发城市综合体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构建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圈,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
![]()
“京帆“屋盖将阳光引入地下。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和传统建筑的全封闭屋盖不同,副中心站枢纽引入大运河元素,屋盖采用钢结构双层设计,上部为镂空造型的“帆”,下部为类似水立方外立面透明的“膜”,取名“京帆”,阳光能够穿透屋面并照射到地下车站。
“京帆”屋盖寓意“扬帆起航、千帆竞发”,由7片主帆和3片小帆组成,具有车站屋盖、城市景观、城市公共客厅等多种城市功能,未来结合广场绿色景观,将打造檐下绿色城市会客厅。
同时,“京帆”屋盖将绿色节能的理念贯穿设计建设始终,屋盖一构双层,通过设置穿孔遮阳板、泡泡采光顶ETFE气枕(同水立方),平衡冷热负荷。在“京帆”屋盖下方,是车站的采光井,阳光透过“京帆”被引入地下的候车站台层,营造阳光车站。
![]()
车站的综合服务中心已就位,正在试运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未来将接入地铁6号线、平谷线等
记者了解到,副中心站枢纽将在年底开通,接入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平谷线、既有6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结合连通北京两大机场的规划S6线,站内还将集成值机和行李托运等功能。
近期,除了列车在线路上按图试运行,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提前就位,来到副中心站内熟悉车站的各个系统。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其地下面积相当于7个北京南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站长柴宇告诉记者,副中心站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集城际铁路、地铁、市郊铁路、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
从空间上看,副中心站枢纽分为地下三层,还包括局部的夹层。其中,地下0.5层的东西两侧设计了公交场站、旅游大巴区域;地下1层为城市生活层,有商业、进站安检和连接周边建筑的通道;地下2层为候车换乘层,未来地铁6号线、平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将在这里换乘,同时,这里还设置出租车、网约车区,方便不同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地下3层为城际铁路站台层,设置8台14线,前期开通4台7线,主要服务京唐城际铁路和京滨城际铁路。目前,这两条铁路的起点站均为北京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开通后,相关线路将调整至该站始发终到。
柴宇表示,在试运行期间,铁路部门主要开展联调联试,对信号、供电、通信等设备全面测试,确保各系统协同。此外,还将开展服务流程优化、人员培训、应急保障准备等工作。
![]()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已开展按图试运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已按图试运行
据国铁北京局方面介绍,当前,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已启动按图行车试验,标志着该线路进入开通运营最后倒计时,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也开通在即。
据悉,按图行车试验是铁路部门按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在正常运营条件下的非载客运行,真实记录列车的正晚点数量、正点率,检验各系统在模拟运营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使提前上岗的运输、客运等运营人员得到充分实作培训,满足开通运营各项标准和要求。按图行车试验是运行试验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前最后一个测试项目。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所属京唐公司总经理郭友强表示,京唐城际铁路全长149公里,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燕郊站(改建)、大厂站、香河站、宝坻站、玉田南站、唐山西站、唐山站(既有)等8座车站,其中京唐城际铁路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北京城市副中心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并实现全线贯通。
待线路开通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可实现与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市北辰区等多地的便捷直达,进一步缩短京津冀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百姓的出行效率,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铁路工程建设协调处副处长储卫星告诉记者,副中心站枢纽和京唐城际铁路的建设就是“路市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下一轮“十五五”建设规划项目研究业已启动,必将进一步构建完善京津冀城市群城际铁路网。
![]()
京唐城际铁路在燕郊设站,为跨省通勤旅客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从11月11日起,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启动按图试运行,为保障顺利推进,北京客运段京秦车队围绕人员选拔、备品准备、优化作业流程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深入研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目前,京唐城际铁路主要以通勤、旅游、联运交通换乘客流为主,针对运行情况及客流特点,北京客运段京秦车队将为旅客提供精准服务。”北京客运段列车长刘倩告诉记者,由于未来乘坐这趟列车的通勤乘客会比较多,他们针对旅客换乘、接驳方面的需求加强指引服务,提前收集沿途各站进出站、换乘、旅游出行等信息,为初次乘车的旅客提供交通接驳信息,广播到具体换乘的车厢,实现点对点零距离的换乘,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