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提醒中老年人:不管贫富,2类高嘌呤的食物最好别碰,吃错害自己

0
分享至

“王大爷,您的尿酸又升高了,上次还说坚持控制饮食,这周是不是馋嘴了?”王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家里老朋友聚会,做了海鲜火锅和动物下水,没忍住多吃了几口。医生,真的不能吃吗?”

“海鲜和动物内脏,可都是高嘌呤的典型代表。别说是您,年轻人多吃也容易出问题,何况中老年人。”



诊室内气氛虽轻松,空气中却多了份警示。像王大爷这样因为“老友聚餐”误把高嘌呤食物当补品的,并不少见。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尿酸高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也不只是痛风才要注意。你以为自己健康,其实身体正在偷偷被“嘌呤”损耗。

难道鱼虾、内脏这些“美味”真的一口不能沾?为何吃错了危害巨大?尤其是后面提到的第2类食物,不少人认知中以为健康,其实隐藏着很大风险。中老年人千万要认真看完——别等身体出问题才后悔!

那些看似寻常的饮食习惯,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健康隐患?让我们用真实数据和案例,破除“可以少量吃”这类误解,还原科学饮食真相。



高嘌呤食物藏在哪?专家揭开“健康陷阱”真面目

很多中老年朋友听说过尿酸高、痛风,但对“高嘌呤食物”认识有限。实际上,人体70%以上的尿酸来自自身代谢,剩余部分多由饮食贡献

一项2020年中华老年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已达24.3%,且趋势逐年上升。



高嘌呤食物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海鲜鱼虾,尤其是带壳海产品(如虾、蟹、海螺、贝类等)。这些食物每100克嘌呤含量可高达150-300mg,远超健康红线。哈佛医学院研究也提示,每周食用高嘌呤海鲜超过2次,尿酸异常升高风险提升约42%

另一类易被忽视的是动物内脏,比如肝、肾、脑等。有些老人误认为这些部位“有营养补身”,但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同样偏高,每100克多在200-400mg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指出,“中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下降,高嘌呤摄入后若代谢紊乱,尿酸堆积更严重”。



除了明面上的鱼虾内脏,还有一些“隐形高嘌呤食品”,如豆制品(油豆腐、腐竹)、啤酒、蘑菇等,也需适量为宜。不是完全不能碰,而是真正的风险在于过量和频繁摄入

长期吃高嘌呤食物,身体可能出现的3种危险变化

不少人以为偶尔吃点没关系,甚至抱侥幸心理:我体检没毛病,不会是高危人群。但医学数据显示,尿酸超过420μmol/L就属于高尿酸血症,对身体多器官损伤不可逆。坚持高嘌呤饮食,身体可能面临三重危险:

关节损伤,痛风发作,突然如刀割

临床统计发现,90%以上的痛风急性发作,都与前期高嘌呤饮食有关。高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后,一旦诱发炎症,剧烈肿痛往往夜间突发,严重时让人寝食难安。



肾脏负担,尿酸结石,肾功能加速下滑

不少人忽略高尿酸对肾脏的“慢性侵蚀”。调查显示,尿酸长期偏高人群肾功能受损风险提升32%-56%。一旦形成结石,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诱发尿路感染,严重者甚至演变为肾衰竭。

心脑血管风险,血管内皮损伤,心梗脑梗易中招

最新《中国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危险分层研究》证实,中老年高尿酸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同龄人,升幅近28%。高尿酸可诱发血液黏稠和动脉硬化,成为隐形“心脑血管杀手”。



尤其提醒:像王大爷这样的中老年人,肾脏和血管都开始变脆弱,高嘌呤饮食会让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埋下苦果。很多人等到出现痛风或结石才警觉,早期其实完全可以干预和逆转。

守护健康,医生建议这样做,远离2类高嘌呤食物有诀窍

饮食“管住嘴”不是空谈,正确做法要看科学方法。总结权威指南与营养师建议,为中老年朋友梳理三步健康方案

明确“高嘌呤黑名单”,做到心中有数

无论贫富、无论体质,海鲜(虾蟹贝)和动物内脏(肝肾脑)这两类,请能不吃就不吃。如若实在喜欢,可以用低嘌呤鱼类(如鲤鱼、鲫鱼,嘌呤每100克低于60mg)适量替代,但频率以每周不超过1次为宜。



建立“饮食分级”习惯,规避隐性危险

很多“健康食品”其实嘌呤也不低,如蘑菇、豆腐干、啤酒等,建议每日总嘌呤摄入不超400mg。具体点说,一顿火锅若菜品里有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啤酒,这顿饭的“尿酸累积”很可能翻倍。

坚持规律喝水和适量运动,加速嘌呤排泄

医生强调,每天保证1500-2000ml饮水,能促进尿酸随尿液排出。慢走、太极等“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运动方式,有助保持体重和代谢水平,是预防痛风和肾结石的天然帮手。

同时,若既往有高尿酸、肾功能异常或心脑血管基础病史,务必定期查尿酸和相关指标,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停药或乱用市售降尿酸保健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27:21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时时有聊
2025-11-13 07:14:45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时时有聊
2025-11-13 10:18:25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15:31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鲁中晨报
2025-11-13 18:31:07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15:14:35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潇湘晨报
2025-11-13 15:12:18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西楼饮月
2025-11-13 18:12:19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51:51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体娱一家亲
2025-11-13 19:29:01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汉史趣闻
2025-11-13 09:00:16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君临财富
2025-11-13 16:12:46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知轩体育
2025-11-13 14:56:52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诗意世界
2025-11-12 18:03:04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2025-11-13 20:55:00
涵豆说娱 incentive-icons
涵豆说娱
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读!
4948文章数 10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数码要闻

华为WATCH Ultimate 2实现150米潜水级防水 全新防水架构专利曝光

旅游要闻

四川首个秋假 绵阳景点成为小游客科考研学热门之选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