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一群来自虹口的专业志愿者用他们的智慧与热情,给中外展商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四叶草”绽放更温暖的光彩。

走进人头攒动的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上海隽宜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袁炜娜正流畅地进行中英文转换。她所在的贸易投资对接会现场,宛如一个微缩的“联合国”——新加坡的服装品牌、泰国的休闲食品、巴西的农产品、塞尔维亚的美酒在这里与中国采购商相遇。
“志愿者的作用远超语言转换本身。”袁炜娜深有感触。她在聆听洽谈时偶然发现商机,主动为一家商超集团与休闲食品展商牵线,促成双方交换联系方式深入洽谈。这样的“意外之喜”在进博会上不时上演,志愿者们的敏锐观察成为打破信息壁垒的关键。
专业志愿者的“多重角色”
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上海东华医院主管康复师赵浩柯手持展馆地图,在1.1、1.2和2.2馆间穿梭。作为第三组专业志愿者副组长,她的任务是协助摄影团队记录展台精彩瞬间,同时做好组内协调工作。
![]()
![]()
“每个展位都要精准记录,这是进博会宝贵的历史资料。”赵浩柯遇到没有贴展位号的展台,便自制手机灯牌标明号码;摄影师拍摄完成后,她认真记录每个展位的影像编码。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确保了进博会影像资料的完整与规范。
![]()
在进博会新兴领域专业志愿者招募阶段,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从司法、教育、卫健等大口工作党委中广泛动员推荐具备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志愿者报名,为新兴领域专业力量参与进博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从“好奇”到“使命”的心灵之旅
“起初是抱着对国家级展会的好奇,也想尽一份社会责任。”袁炜娜坦言,但经历数日志愿服务后,她的感受愈发深刻,“我亲眼见证商业贸易如何促进世界各地人民的友好合作,贸易的繁荣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
![]()
![]()
在她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多个成功对接的案例:协助泰国食品制造企业与河北商超集团沟通,促成巴西农产品企业与上海采购商对接,帮助塞尔维亚酒商找到中国合作伙伴……每个案例背后,都是文化与商机的交融碰撞。
![]()
![]()
赵浩柯同样感慨良多:“这次进博志愿服务让我直观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坚定了我对开放合作的信念。”跟随拍摄团队记录全球最前沿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她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体会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虹心志愿”绘就爱心长卷
志愿服务的“虹口样本”,源自深厚的积淀与持续的创新。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字字千钧,既是对虹口志愿者的莫大鼓舞,也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指明了方向。
如何让这份嘱托化为更磅礴的实践力量?2025年,虹口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回信精神为指引,紧扣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健全新时代上海志愿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精心擘画“虹心志愿”服务品牌体系——初心(文化宣讲)、匠心(专业服务)、同心(社区治理)、安心(平安守护)、暖心(民生保障)。这抹跃动的“志愿虹”,正以系统化、专业化、生活化的姿态,绘就一幅覆盖全域、直抵人心的爱心“虹”图。
![]()
进博会现场,袁炜娜耐心地向参展商建议:“把产品样品摆出来,能吸引更多偶然的商机。”这样的小技巧,源于她作为律师的专业洞察,更体现着志愿者设身处地的贴心考量。
![]()
赵浩柯则用医疗工作者的严谨态度对待每项任务,确保每个数据准确、每个细节到位。她说:“志愿服务与我的康复师工作本质相通——都需要专业、耐心和全情投入。”

从社区治理到国际盛会,虹口志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这群专业志愿者的身影,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
当进博会的帷幕落下,志愿精神仍在延续。在虹口,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正加入志愿服务行列,用她们的专业知识与热忱之心,让“虹心志愿”的品牌更加闪亮,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
编辑:曲姗姗
来源:区委社会工作部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