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孩子脚下有力、眼里有光、脸上有笑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这一重要指示在吉林得到了坚定践行。吉林省保证原有体育课时和上下午大课间不变,一至二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活动课,三至九年级每周增加2节体育活动课……

家长王女士的发现颇具深意:孩子如今等电梯时都会不自觉做几个深蹲,自主运动的意识已然生根。更令人欣慰的是家长群体的显著转变——去年此时还在为孩子抢占周末补课名额,如今却特意调整作息,只为不错过学校的冰雪体育课。

这种从“抢时间刷题”到“盼时间运动”的变化,恰是教育生态悄然重构的生动注脚。当“小胖墩”“小眼镜”成为不容忽视的成长痛点,当补课班曾挤占大量操场时光,吉林以“时间”换健康、用“运动”育未来的实践,正为破解教育焦虑提供着珍贵启示:唯有家长放下功利执念,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脚下有力、眼里有光、脸上有笑。

教育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集体恐慌。在“剧场效应”的裹挟下,家长们陷入“别人学我必学”的内卷漩涡。曾几何时,体育课被视作“副科”随意挤占,课间十分钟沦为“静坐时间”,孩子们的奔跑天性被“分数至上”的执念压制。当教育异化为分数竞赛,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便成了被牺牲的代价。这种短视的教育心态,看似为孩子“抢跑”铺路,实则透支着成长的根基,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以“小切口”撬动了“大转变”,更重塑着家长的教育认知。去年11月,吉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从一至二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活动课,到三至九年级每周增加2节,从课间延长至15分钟到保障每天2小时运动时间,这些政策并非简单的时间调整,而是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坚定践行。如今,长春外国语学校让体育课天天不重样,东岭小学的自选足球课备受追捧,第一〇八学校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冰雪课程成为特色。多元实践让家长们清晰看到:运动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成长的助力。加强运动后体能的提升,反而让学习更在状态,这正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的现代诠释。如今的吉林校园,从“静默走廊”到“活力操场”,从“赶作业”到“跳格子”,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天性,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持续向好。

实践证明,家长心态的转变,终究需要打破“唯分数论”的认知牢笼。当我们的社会在高速发展,父母的认知看似在不断升级时,为何我们悉心呵护的孩子,其心理与情感世界却变得愈发脆弱?在“爱”与“教育”之间,究竟哪里出现了致命的错位?叶圣陶曾喻“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庄稼生长需顺应天时,孩子成长亦有其规律。吉林的改革之所以能落地生根,正在于它回应了家长对“长远发展”的深层需求,比起一时的分数起伏,健康的体质、坚韧的意志才是孩子终身受益的财富。当看到孩子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后红扑扑的笑脸,在跳绳比赛中突破自我时闪亮的眼神,在冰雪场上矫健滑行的身影,家长们自然会明白:那些奔跑的足迹,比补课笔记更能书写成长的答卷。这种从“重分数”到“重成长”的认知觉醒,正是破解内卷的关键所在。

从政策推动到家校共鸣,吉林的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竞争机器。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像王女士那样,从关注“考分”转向关注“习惯”,从焦虑“排名”转向重视“成长”,当政策的力量与家庭的觉醒形成合力,教育便能回归本真。

来源:中国吉林网长白时评出品

编辑: 刘怡彤   审校:熊一黎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统筹:张燕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吉刻新闻 incentive-icons
吉刻新闻
吉林省第一权威新闻网站。
38531文章数 341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