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从千岛湖畔的地下隧洞到宁波舟山的跨海管道,从单一供水到‘水脉连山海’——2025年,浙江引调水工程未来蓝图正式清晰。这份涵盖505个项目、总投资1.3013万亿元的规划,以‘三纵八横十枢’为骨架,正将西南丰水引向沿海渴地,让‘水畅其流、惠及全域’的愿景照进现实。”
![]()
千岛湖配水工程闲林水库风光。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引调水工程:破解“水不均”的全球实践
引调水工程,是通过隧洞、管道、渠道等设施,将丰水区水资源 “搬运” 至缺水地区的 “水利动脉”,按水源与受水区关系可分流域内引水、跨流域调水,按输水方式则有重力自流与泵站加压两类,既能解“工程型缺水”之困,也能补“水质型缺水”之短。
放眼全球,这类工程早已书写传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以超1000公里管线,年输水量达50亿立方米,撑起南部城市群发展;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跨越四大流域,解决2000万公顷农田灌溉难题;加拿大魁北克引水工程、前苏联伏尔加—莫斯科引水工程,均以“大流量、长距离”成为区域发展的“水引擎”,四大工程合计占全球引调水量的80%以上。
国内实践同样亮眼: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累计输水超600亿立方米,惠及4.5亿人;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年供水量11亿立方米,保障上海半数人口饮水;香港东江引水工程从年引2200万立方米扩至11亿立方米,50余年守护香港90%供水;云南滇中引水、陕西引汉济渭等工程,正持续破解区域“水困”。
浙江新格局:“三纵八横十枢”撑起万亿水脉
作为国家水网核心组成,浙江已勾勒出“三纵八横十枢”的水资源配置核心格局——以浙北、浙中、浙东三条通道为“纲”,串联钱塘江、瓯江等八大水系为“目”,衔接新安江、紧水滩等十余座水库枢纽为“结”,将衢丽地区优质水直送东部沿海与金义地区,2021-2035年规划的505个项目中,多个“超级工程”已进入攻坚期。
![]()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地下巨龙”润千万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是杭州的第二水源,这项山区隧洞典范工程从千岛湖取水,经113.22公里隧洞送至余杭闲林水库,年配水量9.78亿立方米,惠及建德、桐庐及杭州主城区共806万人。工程创新采用“电站+调流阀+控制闸”综合调压技术,斩获46项专利,仅节省投资就近10亿元,2019年通水后,让杭州人喝上了“千岛湖直供”的优质水。
“平原接力”解“水质焦虑”的嘉兴域外配水工程从杭州闲林水库引水,204公里线路中24.8公里为盾构隧洞,杭州段重力自流、嘉兴段泵站加压“接力”,年供水量3.2亿立方米。海宁、南湖两座泵站如同“动力心脏”,其中海宁泵站总装机2400千瓦,每秒可输15立方米水,彻底终结嘉兴“守着太湖却缺好水”的困境,如今城乡居民用上了千岛湖原水。
![]()
温州市瓯江引水工程平面布置图。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技术百科”守护百年温州的瓯江引水工程作为省内施工手段最齐全的工程,61公里干线集成钻爆、盾构、TBM等工艺,年引水量7.43亿立方米,兼顾供水、灌溉与防洪。工程在直径5.5米隧洞内完成4.9米钢管安装,作业间隙仅30厘米,定制设备实现1.6公里钢衬段零误差安装,15座分水口如同 “毛细血管”,将覆盖温州全域,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达100年。
“跨海输水”破“靠天吃水”的舟山大陆引水三期横跨灰鳖洋、岱衢洋等海域,线路总长超163公里(宁波段53.6公里+舟山本岛80.69公里+岛际29.22公里),每天从宁波姚江引10.4万吨水,通过岛际管线覆盖金塘、岱山等岛屿。此前舟山人均水资源仅605立方米,工程推进后,“遇旱停水”的历史正逐步终结。
水网远景与浙东引水:从“解渴线”到“生态轴”的蜕变
浙江水网的蓝图不止于“三纵八横”——远景规划中,新安江、湖南镇、紧水滩三座水库将连通形成“省域外环”,椒江、金华江等源头水库串联构成“省域内环”,最终实现“三脉济一湾,八江护四极,山海两屏障,全域幸福河”的场景,融入省域“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发展格局。而在这张蓝图中,浙东引水工程的蜕变最具代表性。
![]()
浙江水网总体格局图。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此前,浙东引水工程以局部水源为主,覆盖范围有限;如今,工程以浙东通道为核心,新增瓯江紧水滩、滩坑水库等水源,输水网络向温州、台州、宁波、舟山4 地市19区县纵深延伸,形成“多源联动”的供水网。对比可见:萧绍甬平原人均水资源从830立方米提升至“引调水+本地水”的均衡水平,慈溪等末端受水区2025年引水量已超当地年均水资源量的1/3。
过去,浙东引水的核心是“解渴”;如今,其使命已全面升级:防洪上,串联曹娥江大闸调控洪水,让绍兴平原排涝能力提升30%;生态上,它曾通过1.57亿立方米引水消除蓝藻,保障10万亩农田灌溉;调度上,衔接宁波环状供水网、温州多源互济网,成为“山海互济”的关键纽带。
从千岛湖的“数字孪生隧洞”到浙东引水的“生态廊道”,浙江正以每年超700亿元的投入推进水网建设。2035年,当内外环水网贯通,这条纵横山海的“智慧水脉”,将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不竭的“水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