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11月11日报道,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在巴西正式开幕,以东道主身份,巴西宣布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并注资10亿美元。
按照巴西方面的设定的目标,TFFF融资总额高达1250亿美元,目前已有印度尼西亚、挪威、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宣布成为首批援助国,TFFF目前已累计获得55亿美元承诺资金。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标杆国家,中国自然也被巴西寄予了厚望,希望能为TFFF提供资金支持,然而这一次巴西要失望了,中方虽然对TFFF表达了兴趣,但并不乐意提供融资支持,甚至于中方的理由十分充分,令人无法反驳。
![]()
10亿本金想撬1250亿,巴西的算盘怎么打?
要理解巴西为啥急着找中国要钱,得先把这个“热带森林永久基金”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热带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而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占了全球热带森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保护雨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保护雨林是个烧钱的活儿,不仅要投入资金制止非法砍伐,还要补贴当地居民的替代生计,长期维持更是需要巨额资金。作为东道主,巴西在COP30上抛出这个基金方案,既是展现气候治理担当,也是想为雨林保护找到长期资金保障。
巴西自己掏了10亿美元,这笔钱虽然不算少,但和1250亿的目标比起来,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更像是个“诚意金”。好在消息一出,印度尼西亚、挪威、葡萄牙和法国很快表态加入,凑出了55亿美元的承诺资金。
可即便如此,距离目标还差1195亿美元,缺口大得惊人。在这种情况下,巴西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毕竟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气候治理领域一直积极作为,之前在新能源、碳减排等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巴西同为金砖国家,双边合作基础扎实,巴西觉得中国理应“搭把手”。
![]()
巴西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中国既不像欧美那样有历史排放的“包袱”争议,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且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让巴西觉得双方有“共同语言”。
但巴西可能没算明白,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大,但人均GDP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依然是实打实的发展中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多得是。更关键的是,气候治理的账不能这么糊涂地算,谁该出钱、出多少钱,早就有明确的国际规则。
![]()
中方的“不掏钱”不是小气
面对巴西的期待,中方的回应其实一点都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早有先例——原则上坚决支持,财务上保持保留。巴西《圣保罗页报》援引谈判人士的话报道,中方在沟通中反复强调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CBDR),这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确立的原则,正是中方态度的核心依据。
这话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所谓“共同责任”,是指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义务应对;而“有区别责任”,才是问题的关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压根不是一回事。
![]()
工业革命从18世纪就开始了,英美法德这些发达国家烧了两百年的煤、石油,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了历史总排放量的七成以上。那时候他们搞工业化,没人跟他们提环保,更没人让他们为碳排放负责,闷头发展赚够了钱,把地球环境搞差了。
现在发展中国家要搞发展,却要面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这本身就不公平。更别说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经济实力雄厚,而发展中国家还要兼顾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民生大事,哪有多余的财力替发达国家“擦屁股”?
![]()
中方的态度绝非“甩锅”,而是坚守公平正义。中国一直是气候治理的行动派,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全球领先,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还向不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光伏组件、风电设备等技术支持。
但支持气候治理不代表要当“冤大头”,中国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既要保障国内发展,也要用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合作上。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实更应该和中国站在同一立场,一起向发达国家争取应有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不是反过来找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钱。
![]()
谁该为气候买单的老问题,又摆上台面了
TFFF基金目前55亿的承诺资金和1250亿的目标之间,差的不只是钱,更是全球气候治理中一直没解决的“责任划分”难题。首批援助国里,挪威、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承诺金额其实并不高,与其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
要知道,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就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支持,可这么多年过去,这个承诺从来没兑现过,每年实际到位的资金连承诺的一半都不到。
![]()
更讽刺的是,有些发达国家一边拖着不兑现资金承诺,一边还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指手画脚。比如美国,作为历史上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不仅退出过《巴黎协定》,还多次削减气候资金预算,却反过来要求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加大减排力度。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行为,才是全球气候治理进展缓慢的关键症结。
巴西要想把TFFF基金做起来,光盯着中国没用,得拿出东道主的魄力,硬气地向发达国家要说法。毕竟保护亚马逊雨林不是巴西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的共同利益,那些欠着“气候债”的发达国家,没理由置身事外。
![]()
中方虽然不直接提供资金,但可以在技术层面提供支持,比如分享生态保护的经验、提供遥感监测技术用于雨林保护等,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比单纯给钱更有意义。
说到底,中方的态度其实很明确:气候治理要讲合作,但更要讲公平。支持TFFF基金的理念,是因为保护雨林符合全球利益;不直接掏钱,是因为要坚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底线。
这不是小气,而是对国际规则的尊重,更是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维护。希望巴西能明白,找对要钱的对象,比反复找中国沟通更有效;而发达国家也该清楚,欠了地球的“气候债”,迟早要还,躲是躲不掉的。
参考资料:“中国的态度是:支持,但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融资责任”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在巴西贝伦开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