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解码生命到设计生命,看生物技术如何改变世界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在人类追寻自然奥秘的历史长河中,生物技术始终占据着极为特殊的位置。它不仅让我们看清了生命最深处的密码,也正在重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试想,如果没有DNA双螺旋的发现,我们或许至今还无法破解遗传的奥秘;如果没有基因编辑技术的飞跃,许多疾病仍然无药可医;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加入,生命研究也许还要在实验室里慢慢试错。

从DNA双螺旋的发现到基因编辑技术的飞跃,从显微镜下的微生物观察到人工智能赋能的虚拟细胞工厂,短短几十年间,生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不再只是科研人员的“象牙塔实验”,而是关乎疾病治疗、粮食安全、能源转型乃至全球竞争的战略科技。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一领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生命的黑匣子”。

20世纪中叶,人类逐渐揭开生命密码的神秘面纱。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基本载体。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看见了生命的核心“代码”,也催生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1953年02月28日DNA的双螺旋结构第一次为世人所知

(图片来源:GeneOnline News)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不断发明新工具来“阅读”这本生命的书。1970年代,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与重组DNA技术的建立,让科学家第一次能够像编辑文本一样“剪切与拼接”基因。到了1985年,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发明,更是让DNA扩增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今天,它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室里最常用的“基本操作”,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司法鉴定、传染病诊断和考古研究。


1985年样品在第二轮PCR中七种引物组合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像

(图片来源:Scientific Diagram)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历时13年,最终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标志着我们真正走进了“基因组时代”。这幅图谱就像一本详尽的说明书,为理解生命、探索疾病和改造生物提供了基础。

然而,科学并没有止步于“读懂”。2012年,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可谓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它就像一把精巧的分子剪刀,可以在DNA的特定位置精准切割,再通过细胞自身的修复机制完成“删除、插入或替换”。与传统方法相比,它更便宜、更高效、更精准,迅速成为实验室和产业界的明星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改良、动物模型建立,甚至遗传病治疗的探索中。


2012年,詹妮弗·道德纳和埃马纽埃尔·沙尔庞捷(关于CRISPR-Cas9系统在细菌适应性免疫中作用的实验

(图片来源:Embryo Project Encyclopedia)

在基因编辑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迈入“创造生命”的新阶段。201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团队成功合成了一个细菌基因组,并将其植入宿主细胞中,获得了能自主运作的“人工生命”。这一成就让合成生物学从概念走向现实。如今,合成生物学不仅仅是“复制”,更强调“设计与重构”。通过模块化设计基因回路,研究者可以让微生物生产药物、生物燃料,甚至新型材料。生命,不再只是被动认识的对象,而逐渐成为人类能够塑造的“设计品”。


克雷格·文特尔与人造生命

(图片来源:世界科学)

可以说,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正从“认识生命”一步步走向“重塑生命”。

为什么生物技术如此重要?因为它直面的是人类最紧迫的现实挑战。

在人类健康领域,生物技术的突破正不断带来新的希望。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罕见遗传病等长期困扰人类,而传统药物研发往往周期漫长、成本高昂。基因编辑和细胞疗法的出现,提供了个性化、精准化治疗的新可能。CAR-T细胞疗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使之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已经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可以预见,未来的医疗将更像“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量身定制。


体内CAR-T疗法精准“制导”抗癌

(图片来源:中国科技网)

除了医疗,粮食安全同样是生物技术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农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基因编辑作物的出现,让科学家能够培育出抗旱、耐盐碱的水稻和小麦,显著提高作物的适应性。与此同时,人工培养肉也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它有望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依赖,为人类餐桌提供更加可持续的选择。


农作物基因编辑突破:以原生质体再生法实现非生物性且不带外来遗传物质的基因编辑。

(图片来源:中央研究院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在能源与环境方面,生物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潜力。化石燃料消耗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迫使我们寻找新的能源方案。藻类生物燃料、工程化酵母发酵产生的乙醇和丁醇,正在逐渐成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同时,微生物修复技术也被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塑料降解,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绿色解法。

更宏观地看,生物技术也是大国博弈的重要赛道。无论是美国的《国家生物经济蓝图》,还是中国对“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都表明生物技术不仅关乎科研,更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际竞争力。

要理解生物技术为何能如此快速突破,就必须走进它的“黑匣子”。

首先是基因编辑。CRISPR-Cas9系统由一段引导RNA和一个Cas9蛋白组成,前者负责“定位”,后者像剪刀一样完成切割。切口触发细胞的修复系统,从而实现基因的删除、插入或替换。正是这种精准、高效的能力,使它迅速走红。如果说基因编辑是精巧的剪刀,那么合成生物学更像是生命的“乐高工厂”。合成生物学提出“标准化零件”的理念。基因被看作功能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成新的生命回路。例如,将一套生产青蒿素的基因导入酵母,便能通过发酵大量合成这种抗疟疾药物。这样的思路不仅是“模仿自然”,更是主动“重构生命”。


细胞代谢通路

(图片来源: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加入为生物技术插上了翅膀。DeepMind 的 AlphaFold 在短时间内预测了数百万种蛋白质结构,大大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使疾病机制的解析更为精准。智能机器人走进实验室,能进行高通量实验,极大提升了药物筛选的效率。AI,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科研助手。


AlphaFold: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的AI工具

(图片来源:Genenames Blog)

除此之外,生物制造也正在开辟新天地。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让微生物合成可降解塑料、天然橡胶替代品,甚至性能优越的人造蜘蛛丝。这些材料既环保又可持续,为未来的绿色产业提供了全新方案。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本身的转型,也深刻影响了其他学科的进展。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融入实验与研发,研究者能够通过虚拟细胞和数字孪生,在计算机中提前模拟生命过程,从而缩短实验周期、降低成本,并显著提升探索效率。

但是,社会层面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生物技术的突破带来新的伦理与监管挑战。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曾引发全球广泛震动,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科学前沿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公众对基因隐私、生态风险的担忧,也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加谨慎。可以说,生物技术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突破,更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的互联网浪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未来十年的生物技术革命则可能改变我们对生命本身的认知。它有潜力重塑医疗模式,改写产业链条,甚至引发社会结构与伦理思考的深刻变革。

回顾这段历程,从DNA双螺旋的发现到人工合成细胞的问世,从实验室里的试管到全球范围的产业链条,生物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科学与社会的前行。它既是基础研究长期积累的结晶,也是前沿科技交叉融合的象征。它让我们看见人类有可能“重写生命剧本”,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探索未知时必须保持审慎,认真面对伦理与安全的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数十年里,生物技术将持续作为人类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生命与科技深度交融的新时代。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帅(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博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青眼财经
2025-11-18 23:16:47
“饿一饿”抗癌又抗衰!科学发现:适度饥饿是给身体一次“大扫除”

“饿一饿”抗癌又抗衰!科学发现:适度饥饿是给身体一次“大扫除”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11-17 07:35:34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30 21:38:08
争议!陈梦夺冠冲孙颖莎球迷做闭嘴手势,被集体爆粗气得无奈摊手

争议!陈梦夺冠冲孙颖莎球迷做闭嘴手势,被集体爆粗气得无奈摊手

818体育
2025-11-20 14:57:11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2:15:03
张本美和四川见面会取消!5999元陪你吃午餐,入日籍还赚咱钱

张本美和四川见面会取消!5999元陪你吃午餐,入日籍还赚咱钱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9 18:02:14
王晓晖会见洪秀柱

王晓晖会见洪秀柱

政知新媒体
2025-11-20 20:23:19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阿莱美食汇
2025-11-15 11:44:03
4届全明星啊!27岁成NBA第一倒霉蛋,错过冠军,也错过了亿万薪水

4届全明星啊!27岁成NBA第一倒霉蛋,错过冠军,也错过了亿万薪水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21 00:10:06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西院区今起停诊,投入运行不到一年半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西院区今起停诊,投入运行不到一年半

澎湃新闻
2025-11-20 11:22:27
哪些酷刑是人类意志不能承受的?网友:人彘就是早期的感官剥夺!

哪些酷刑是人类意志不能承受的?网友:人彘就是早期的感官剥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9 00:05:05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船长与船1
2025-11-12 10:40:24
极度不要脸!

极度不要脸!

梳子姐
2025-11-20 15:41:19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霹雳炮
2025-11-17 23:20:46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郑说
2025-11-19 11:08:49
痛批高市早苗后,绍伊古遭炸弹暗杀,俄军怒炸3000吨“沉睡氢弹”

痛批高市早苗后,绍伊古遭炸弹暗杀,俄军怒炸3000吨“沉睡氢弹”

健身狂人
2025-11-19 13:03:47
喜提8天小米YU7车主截肢后续:当事人已出院,再次发声,心态乐观

喜提8天小米YU7车主截肢后续:当事人已出院,再次发声,心态乐观

娜乌和西卡
2025-11-20 11:27:35
先升后降!陕西即将大降温

先升后降!陕西即将大降温

鲁中晨报
2025-11-20 16:13:16
2025-11-21 02:04: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48262文章数 45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教育要闻

2020年吉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时间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