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韦国火在文化墙上作画。
察隅的清晨,云雾萦绕山峦。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西藏军区某团布宗边防连营区的文化墙上,士兵韦国火正攥着画笔专注勾勒。几天后,一幅《边防线上的宣誓》跃然墙上:殷红夕阳下,云朵如焰,战士们迎着国旗宣誓,那抹鲜艳的红,成了官兵集合时最醒目的画面。
今年国庆前夕,指导员嘱托韦国火:“国庆前把文化墙画好,画出咱边防战士的模样。”这是韦国火首次在连队挑大梁,既忐忑又期待,怕笔力不足,描不出心中的边防战士模样。
当天傍晚,韦国火对着空白墙面发愁时,巡逻队恰巧归来。官兵们刚从海拔4000多米的点位返回,脸上挂着霜花,衣服沾着泥泞,可腰杆依旧笔直。这一幕让他豁然开朗,笔尖有了方向,军旅回忆翻涌,也让他想起自己为何扎根察隅。
入伍前,韦国火是小有名气的绘画爱好者,却困在朝九晚五的重复生活里。他渴望人生如旷野,“去西藏边防”的念头生根发芽,最终,他带着画笔奔向高原。
初到营区,手机信号断断续续、痛苦的高原反应、刺骨的寒冷,让身为南方人的韦国火心里犯嘀咕:“究竟是什么让人们愿意在此坚守?”直到第一次巡逻,他心中才有了答案。巡逻路崎岖,官兵们需翻雪山、蹚冰河。行至半山腰,风雪突至,能见度骤降,班长掏出叠得整齐的国旗说:“大家跟着国旗走,就不会走散了!”那天,韦国火捡了块沾着雪水的椭圆形石头,回到单位,他将巡逻路上的情景画下来送给了班长。从此,开启了他的石头画创作。
此后,巡逻路上多了个弯腰捡石头的身影。战友笑他“捡宝贝”,他却知道,石头能记住雪山的风、冰凉的河,还有战友掌心的温度。回到营区,再累他也会在石头上作画:训练场上的汗水、宿舍里的欢笑、炊事班的忙碌,都成了他笔下的风景。
韦国火的石头画成了连队特色文化,战友们常聚在一起分享石头、交流画作。不久前,藏族老乡扎西大哥带着酥油茶来营区慰问,看到石头画时眼睛一亮:“能画幅咱们一起巡边的画吗?”原来,扎西大哥一家世代守护边境,常帮连队传递消息、带路巡边。韦国火立刻找了块平整的青石,画上官兵与扎西并肩走在巡逻路上的场景,石头边缘还点缀了几簇格桑花,老乡们捧着画,连声道:“这画里,有咱们军民一条心的模样!”
如今,文化墙上的画已经完工,韦国火口袋里还装着上次巡逻捡的石头。从第一次把边防故事画在石头上起,他就知道,自己早已成为察隅风景的一部分,像这里的石头一样,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土地。(来源:西藏日报 文/图 张彬 陈长宏 李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