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龚雪 通讯员 李一凡
11月12日,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的甘蔗种植基地迎来首次丰收。22亩甘蔗林随风摇曳,青紫色蔗杆泛着油亮光泽。这片去年引进的“甜蜜”产业,正为这个“明星村”的振兴注入新活力。
![]()
“妈妈,这根甘蔗比我还高呢!”来自市区的游客陈雯君正陪着孩子在蔗林间穿梭,手上已拎着好几根刚砍下的甘蔗。“十块钱三根特别划算,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亲眼看到甘蔗生长的样子,亲手体验采摘的快乐,这种亲近自然的机会比在超市买甘蔗有意义多了。”如今,以亲子家庭为主的周边游已成为基地节假日的主要客源,这片甘蔗地正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 22 亩闲置土地,专门引进广西优质甘蔗种苗进行种植。”楼畈村第一书记张伟介绍,选择种植甘蔗,既考虑到它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且种植管理简便,也是为了丰富村里的农文旅融合业态,与村内现有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研学体验机构形成互补。
![]()
“游客可以来采摘休闲,学生们能来开展研学,从亲手砍蔗到体验古法制糖,每一个环节都是生动的劳动教育课,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长知识、悟道理。”张伟说。
这片甘蔗地不仅为游客和学生带来了乐趣,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里流转农户土地,每亩年租金 500 元,甘蔗盈利后还会拿出10% 利润返还村集体,用于村民分红。
![]()
同时,基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十多个灵活的务工岗位,短工日薪 80元,长期在此务工的刘家兵,日薪能达到100元。正忙着捆绑甘蔗的刘家兵语气里满是满足:“以前农闲的时候只能在家闲着,现在村里有了这个基地,我几乎天天有活干,离家近不用跑远路,还能照顾家里,收入也稳定,比出去打工强太多了。”
![]()
如今的楼畈村,正以特色种植为纽带,将生态观光、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此次甘蔗丰收,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更让 “田园芳华、幸福楼畈” 的发展目标愈发清晰可感。
![]()
“这 22 亩甘蔗地不算大,但却是村里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开头。”张伟说,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优化种植品种,拓展甘蔗深加工产业链,盘活村内资源,让村子更美、乡亲们日子过得更甜,让小小的甘蔗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 “甜蜜引擎”。
编审:孙晓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