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形势如此紧迫?上海一产科医生: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0
分享至





|议史纪

|议史纪

以前剖腹产要排夜号,现在产房门口连凳子都不用放了。

曾经的产科,是医院里最热闹的地方。哪个当爸的不是在走廊里来回踱步,哪个护士不是忙得飞起?但现在,上海有产科医生说:“一晚上从八个剖腹产变成一个都没有。”

以为是年轻人变懒了?不想生孩子了?其实不是不想,是不敢生、不能生、没法生。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大型“缺娃”危机,早就悄悄拉开了帷幕。

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里的?又该怎么走出去?



冷清产房背后

别说过去十年,哪怕五年前,产房还是各大医院最不缺人的地方。

剖腹产排队、待产床加到走廊上、护士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2016年,全国新生儿数量高达1786万,那是二孩政策刚放开,生娃的“黄金年”。

医生们回忆那阵子:夜班时,手术台从晚上排到凌晨,病房里人挤人,还得临时加床。全国无数医院都上演同样的场景——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县医院,产房都像春运车站一样热闹。

然而,这个热闹只维持了两三年。从2017年起,新生儿数量就开始“滑雪式”下滑。

2020年跌破1200万,2023年直接砸到底——902万人出生,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纪录。



而产科冷清的真实感受,远比数据更扎心。上海知名医院的医生说,现在连夜班都不安排了,因为根本没人来生。

某地妇幼保健院的院长也直接说了实情:2016年年分娩量超8000例,2023年不到3000例,病区直接砍掉两个,护士调去儿科支援。

在四川某人口不足50万的小县城,三年前还得提前半个月预约的产检号,现在当天去都能办。以前24小时连轴转的产房,现在一整天没几台手术。“科室合并”成了新常态,三个医院共用一个产房。

这不是局部现象,而是全国性、系统性的“产科衰退”。



年轻人不是不生,是根本没条件生

很多人说现在年轻人太自我、不负责任,连孩子都不愿意生。但真相一点都不轻浮,也不是“佛系”。

先说钱。

从备孕、产检、分娩,到孩子出生后的奶粉、尿布、早教、兴趣班,样样都要花钱。以前养孩子就是让他吃饱穿暖,现在是“高质量养娃”。年轻夫妻本来收入就不高,生一个孩子,负担瞬间翻倍。

而且,房子才是压倒一切的现实问题。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年轻人靠自己能买个一居室就已经是“人上人”。你让他们再挤一个孩子进来?连安个婴儿床都费劲。



更别说学区房,稍微像样点的学校都挤破头,好区的房价就像是给你买个入场券,但你还不一定能进。

孩子没出生,家长已经开始焦虑。与其让孩子一出生就背负压力,很多人干脆不生。

再说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内卷危机”。加班、裁员、职场不稳定让人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过来,哪还有余力照顾孩子?尤其是女性,生娃相当于在职场按下暂停键,产假回来后岗位被调、升职无望早已不是秘密。

过去有长辈做后盾,现在大多数家庭是“自己养自己”,老人身体不好、经济一般,反过来还要啃年轻人。



生育成本越来越高,支持系统却越来越弱,年轻人不生,根本不是态度问题,是现实问题。

新生儿变少,影响的远不止医院和学校

以为“生不生娃只是个人选择”?那你可能还不了解低生育率的破坏力。

最直观的,就是学校没学生。浙江温州某镇的小学,2016年一年级有8个班,每班45人,到2024年只剩2个班,每班不到20人。很多农村小学直接关门,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十几公里外的镇上。

幼儿园也在苦撑。



园长们不再挑家长,是家长在挑他们。为了不亏本,只能降低门槛、打折招生。以前是“早报名早占位”,现在是“你来就行”。

然后是母婴行业。

奶粉、纸尿裤销量暴跌,母婴店老板愁得头秃。以前整箱整箱卖,现在家长买小包装,怕孩子用不完过期。婴儿推车一个月能卖十来辆,现在三个月才卖出一辆,还得打折清仓。

你说是不是因为都跑去电商了?其实不是。各大等平台的母婴类销量也在下滑。这不是销售渠道的问题,是“没娃了”。

再看医疗。

儿科、产科在冷清,老年科、康复科却人满为患。儿科医生不再主要处理感冒发烧,而是处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或者是老人带娃带出病。



产科变“冷门”,年轻医生不愿进,儿科更是压力大、收入低,医学生都不愿报考,未来人才断层是迟早的问题。

再往后看,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崩溃边缘。

我们国家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模式,现在在职的人缴钱,供退休的人领钱。新生儿少了,劳动力就少,未来的年轻人要负担更多老年人。

现在是3个人养1个老人,未来可能1个人养2个。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已经是写在台面上的。

生育率走低,不只是“家庭选择”,更是国家命题



日本的教训摆在那儿,从90年代开始就陷入“少子高龄”的死循环,结果是经济增长乏力、劳动力短缺、创新能力下降。现在的中国,也正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上。

新生儿少了,直接影响的是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供给。

母婴、教育、玩具、早教、儿童医疗这些行业都在“缩水”,未来服务业、制造业也会因为招不到人而成本飙升。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感受到“人越来越难招”的压力。

更可怕的是,年轻人少了,创新力也会跟着萎缩。再牛的技术、再好的教育,都需要有人来推动、落地、执行。

而当年轻人不愿生、不敢生、不能生时,整个社会的活力也会跟着慢慢枯萎。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纠结结婚生子,而是开始享受“单人生活”。

“一人食”“宠物替代孩子”“单人旅行”“不婚不育保平安”不是梗,是现实。

家庭结构从“大家庭”变成“小家庭”,再到“单身个体户”,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正在迅速瓦解。

这不是某一代人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不敢生,不是年轻人的错。

产房冷了,产科医生闲了,不是因为人变懒了,而是生活变难了。



生育率的崩塌,不是年轻人不努力,而是他们被现实打败了。

房子太贵、学区太卷、奶粉太贵、工作太累、生活太苦,生个孩子要赌上家庭的全部资源,这不是选择,这是冒险。

要想让冷清的产房重新热闹起来,不是喊口号、发补贴,而是得从根上解决问题:房价能不能降、教育能不能公平、育儿能不能轻松一点、女性能不能不再被职场惩罚。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是太清楚自己承受不起。不解决他们的担忧,别说三胎,连一个都别想。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己生病,却逼着全民一起替他吃苦药”,台媒:沈伯洋案,赖清德别找替罪羊

“自己生病,却逼着全民一起替他吃苦药”,台媒:沈伯洋案,赖清德别找替罪羊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6:50:26
记者:恩里克很欣赏小蜘蛛且球员也愿加盟,马竞要价1.2亿欧

记者:恩里克很欣赏小蜘蛛且球员也愿加盟,马竞要价1.2亿欧

懂球帝
2025-11-17 16:09:11
员工在同事群,八卦领导“彩旗飘飘”被开除!员工委屈诉至法院

员工在同事群,八卦领导“彩旗飘飘”被开除!员工委屈诉至法院

极目新闻
2025-11-17 12:27:20
二手小米汽车价格大跳水 YU7成“性价比之王”

二手小米汽车价格大跳水 YU7成“性价比之王”

手机中国
2025-11-17 17:54:04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7 18:18:58
副部级李显刚被判无期,曾要求私营企业主将办公场所改成会所,被留置前一晚仍在会所大吃大喝;被通报大搞钱色交易、违规打探巡视信息

副部级李显刚被判无期,曾要求私营企业主将办公场所改成会所,被留置前一晚仍在会所大吃大喝;被通报大搞钱色交易、违规打探巡视信息

极目新闻
2025-11-17 18:38:22
杨瀚森被开拓者召回!队记称就算成不了约基奇 也绝不是普通角色球员

杨瀚森被开拓者召回!队记称就算成不了约基奇 也绝不是普通角色球员

kio鱼
2025-11-18 06:09:22
“河南9岁女童术后成植物人”案一审,母亲哀伤而坚定:“不放弃!希望及时公正判决”

“河南9岁女童术后成植物人”案一审,母亲哀伤而坚定:“不放弃!希望及时公正判决”

极目新闻
2025-11-17 22:42:00
11月17日全运会金牌榜:浙江狂揽10金,山东4金继续领跑,广东2金

11月17日全运会金牌榜:浙江狂揽10金,山东4金继续领跑,广东2金

萌兰聊个球
2025-11-17 22:41:34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感觉会火
2025-11-17 12:13:41
湖北美女毛媛去世,年仅32岁,前一天还好好的,丈夫悲痛悼念

湖北美女毛媛去世,年仅32岁,前一天还好好的,丈夫悲痛悼念

熠熠生辉的生活
2025-11-18 08:16:43
米体:16个人只点5张披萨,帕齐尼的哥哥辱骂中国台湾游客

米体:16个人只点5张披萨,帕齐尼的哥哥辱骂中国台湾游客

懂球帝
2025-11-17 19:18:16
荒野求生进入第40天,温度降至零下结冰,开始24小时1对1守护

荒野求生进入第40天,温度降至零下结冰,开始24小时1对1守护

九方鱼论
2025-11-18 07:13:08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进入高发期 万一感染该怎么办?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进入高发期 万一感染该怎么办?

大象新闻
2025-11-18 06:50:03
C罗被拍到喝饮料引发热议,此前曾号召大家只喝水

C罗被拍到喝饮料引发热议,此前曾号召大家只喝水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7 23:42:38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14 21:32:02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乡野小珥
2025-11-16 06:43:55
特斯拉、通用“叫停”国内供应链,波及860亿订单,出路在哪里?

特斯拉、通用“叫停”国内供应链,波及860亿订单,出路在哪里?

蓝色海边
2025-11-18 04:09:36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16:03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纯科学
2025-11-17 15:05:25
2025-11-18 10:40:49
boss外传 incentive-icons
boss外传
天下人物多,且听楚楚说
5306文章数 342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你知道孩子心中最害怕的是什么吗”,小孩哥分享五件最害怕父母做的事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程晓玥怀二胎,孕肚明显,体重控制好,为双11推迟检查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教育要闻

雅思道歉!2023–2025部分成绩失准,可能被重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