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陆家嘴不断刷新的天际线中,有一幢老楼即将以“搬家”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转身。
![]()
港务大厦,这幢建成于1994年、甚至比东方明珠更早矗立于此的建筑,曾是这一带的第一座高楼。它亲历了陆家嘴从低矮民居到摩天丛林的全过程,像一位沉默的时间证人。
![]()
这栋楼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最初规划为华东轮船导航中心的指挥大楼,由上海港务局、海事局和船舶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后来由上港集团负责管理。
![]()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老楼的设计和设施逐渐跟不上现代商务区的需求。不过,它并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根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方案,它将向东平移不到两百米,以全新的样貌继续存在于这片它熟悉的土地上。
![]()
原址B5-9地块将让出约1.49万平方米的空间,全部用作公共绿地,与东方明珠公园连成一片。这不仅让市民多了一处呼吸的窗口,也使滨江岸线更加开阔通透。同时,这里还会新建两条市政道路、游艇码头的地下配套设施,并建设雨水调蓄系统,提升整个区域的防汛能力。
![]()
整个迁建工程预计投入18亿元,工期约1300天,计划在2029年年中完成。新建的港务大厦将控制在100米、共21层,比原来略低,但空间利用更为合理。地下4层除了常规的停车和配套,还预留了与周边建筑连接的接口,让通行更便捷。
![]()
新大楼的设计走的是简约现代路线,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配合横向线条的节奏变化,整体犹如一个规整的方盒,干净利落。建筑底层与城市空间完全打通,设置了至少9米宽的东园路通道和6米宽的陆家嘴环路通道,24小时向公众开放,真正实现建筑与街道的共生。
![]()
这一次的迁建,不是告别,而是一次有序的传承。老建筑在新地方获得新生,老地方则成为新的公园和通道。它让我们看到,城市更新可以不是决绝的推倒重来,而是一次带着记忆的向前走——既保留历史的温度,也为未来预留更多的绿意与可能。

你对新港务大厦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