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长白林海,寒意已悄然浸浓。近日,在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红石林业有限公司辖区的松花江流域,数十只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完成集群,在澄澈碧波之上完成最后的“集结检阅”后振翅南飞,开启向越冬地的漫长征程。这场年度生命迁徙,既是自然馈赠的壮丽诗篇,更是对红林公司长期生态守护成效的生动诠释。
![]()
在红石林区一段人迹罕至、水流清洌的江面上,巡护员高宇与同事们正通过高倍望远镜,静静定格这一震撼瞬间。成群的中华秋沙鸭顶着标志性的蓬松冠羽,时而潜入水中捕食,为远行积蓄最后能量;时而在头鸭引领下,于水面划出粼粼水线,进行起飞前的“热身演练”。随着一声声高亢鸣叫划破天际,它们结队腾空而起,黑白分明的身影在蓝天与林海间勾勒出优美弧线,向着温暖南方渐飞渐远。
![]()
“每年此时,心里总装着不舍与欣慰。”高宇的话语里满是动容,“不舍的是这些‘老朋友’要阔别大半年,欣慰的是一年的守护没有白费,它们能平安健康地踏上迁徙路。”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有着“挑剔”的苛刻要求,是公认的水域生态质量“指示物种”。它们连年到访并成功繁殖,正是红石林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直观证明。
![]()
这片水域能成为中华秋沙鸭稳定的“繁殖乐园”与“迁徙驿站”,背后是红林公司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近年来,红林公司始终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保护列为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严格落实“林长制”,全面叫停栖息地周边经营性采伐与人为扰动,组建多支专业巡护队开展常态化监测管护;同时主动与科研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种群动态研究,并通过悬挂人工巢箱等举措,为多对中华秋沙鸭解决“住房难题”,显著提升了雏鸟成活率。
![]()
随着最后一批中华秋沙鸭的身影隐没在南方天际,红石林区即将迎来银装素裹的冬季。但守护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将继续穿梭于林海雪原,巡护这片珍贵的栖息地,静待来年春日,与这群尊贵的“老朋友”说:Welcome Home!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陈沫 通讯员 张彤宇 高宇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