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科学家精神耀天山”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新疆行活动于9月16日至18日成功举办,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昂首奋进。从戈壁荒原到绿洲良田、从驼铃古道到丝路空港,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贯通塔克拉玛干,风电光伏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棉花总产占全国九成,瓜果飘香五洲四海。
新疆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扎根边疆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马兰荒漠隐姓埋名为国铸盾,在塔里木盆地打出第一口高产油井,在伊犁河谷育成中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科学家精神与胡杨精神、兵团精神交相辉映,铸就新疆发展最厚重的底色。
此次新疆行,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报告会在北疆和南疆四地州同步开展。朱光亚之子朱明远、程开甲之女程漱玉、邓稼先之子邓志平、于敏之子于辛、邓稼先妻侄许进、郭永怀之妻李佩秘书李伟格6位功勋科学家后人及亲历者分赴乌鲁木齐、昌吉、巴州、和田等地,讲述科学家矢志报国的故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
和硕县委党校,55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许身国威壮河山——我的父亲邓稼先生平事迹》主题宣讲,5518名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在邓志平的讲述中重温马兰精神。昌吉州党委党校内,数百名学员通过程漱玉、李伟格的生动分享,再现程开甲院士“隐姓埋名扎根戈壁、攻克核试验技术难关”的坚韧、郭永怀院士“在飞机失事时用身体护住珍贵资料”的悲壮,让不少学员眼中泛起了泪光。在新疆和田学院,800余名学生聆听朱明远、于辛分享父辈为国家核科学事业拼搏奉献的故事,被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与钻研精神深深触动......
宣讲声犹在耳,青年心已炽热。在这片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上,从马兰基地到昆仑脚下,老一辈科学家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与当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交相辉映,一代代科研人把论文写在戈壁,把成果播在绿洲,共同谱写着边疆发展的壮丽篇章。
传承赓续
共赴下一场主题宣讲
202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携手全国学会、省科协、高等院校及出版社,围绕“科学家的家风·学风·作风、抗战中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讲科普”,在全国多省市开展60场主题宣讲活动,并首次面向各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校等提供“点单”服务,推出专家资源预约,特色活动申报等功能,实现宣讲内容、形式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匹配,让更多人有机会聆听可亲可爱的科学家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