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津冀与中原城市群相继迈入“高铁公交化”时代,地处中部的山西曾一度被贴上“高铁洼地”的标签。如今这个“标签”已经慢慢地“撕开”:目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山西以“补网、提速、成环”为主线,完成从“四纵四横”边缘节点到“米”字形中枢的蝶变。南北向,石太—大西—太焦串联石家庄、太原、郑州三大省会;东西向,大张—韩原—侯西衔接呼包、关中两大城市群;西北向,忻保—朔准直抵内蒙古能源走廊。
![]()
2024年底,随着雄忻高铁山西段隧道贯通,全省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太原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12分,山西正式融入首都“两小时交通圈”。目前,全省11个地级市中已有10市开通高铁,仅剩吕梁“孤岛”待连。吕梁作为山西唯一未通高铁的地级市,长期受制于交通瓶颈,发展潜力受限。为破解这一困局,山西正加速构建以太原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集大原高铁、雄忻高铁等项目相继推进,目前随着太绥高铁的推进,已经成为这一战略的核心。
![]()
太绥高铁全称太原至绥德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青银通道的关键“中段”,也是山西“米”字形高铁的最后一笔。线路东起太原南站,经清徐、交城、文水、汾阳、中阳、吕梁、柳林,在吴堡跨黄河后接入陕西绥德西站,与在建延榆高铁贯通,新建正线全长约251公里,其中山西境内22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隧比高达89%,建设工期约4.5年。项目建成后,太原至绥德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5小时压缩至1.5小时,吕梁革命老区将告别“无高铁”历史,一举融入太原“1小时交通圈”、北京“4小时交通圈”。同时,线路在绥德与延榆高铁衔接,可形成北京—太原—延安—西安的纵向第二高铁通道,显著缓解既有石太—郑西通道压力,为京津冀联动西北提供新的“高速动脉”。
太绥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振兴线、经济线。它把吕梁山区与太原都市圈、关中平原、京津冀城市群快速串联,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陕西北部能源外运提供新动能,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关于太绥高铁的规划建设迎来了重大进展。根据吕梁市政务服务热线管理中心在回复网友的咨询时透露:绥高铁列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进行可研评审。
![]()
那么,什么是可研评审?作用又是什么?据悉,可研评审全称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是项目立项前由主管部门(如发改、交通、水利等)或委托权威机构,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的技术、经济、环保、用地、资金、风险等全方位审查论证。评审核心是判断项目“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安全、是否经济”,形成专家组意见,作为政府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关键依据。通过评审,可优化线路、站点、标准及投资规模,提前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科学决策、资金效益最大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