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剧集,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应通过这样的演员和作品,塑造出令人向往的、兼具东方神韵与现代质感的中国生活方式。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都市爱情剧《许我耀眼》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TiKTOK全球话题播放量超11亿,泰国二创视频播放量超3.69亿,直接登顶WeTV全球11国的热播榜……
《许我耀眼》的成功出海爆红,不禁令人回望近二十载文化传播的图景。《大长今》《天国的阶梯》《孤独而灿烂的神:鬼怪》等剧作,凭借细腻的情感叙事与高度风格化的美学表达,让韩式美学风靡亚洲,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异国生活方式植入全球观众的视野。这些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文化的传播路径——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背景下,如何让“华流”真正走入人心?
中国的文化宝库远比炸鸡、啤酒更为深邃丰富,玉雕、刺绣、陶瓷、缂丝……每一件器物背后,都藏着一个值得娓娓道来的中国故事。然而,长期以来,部分国产影视剧的创作,却常常陷入符号化表达的误区:将传统元素作为视觉背景,却未将其真正融入叙事肌理。明明拥有无尽的文化宝藏,却在表达上自我设限。讽刺的是,在我们尚未系统梳理自身文化资源之时,国际品牌却屡屡“借鉴”东方元素:某大牌直接挪用马面裙廓形、某珠宝复刻点翠工艺却未标明渊源,我们守着源头活水,他人却已取瓢畅饮。
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觉醒,一股源自东方美学深处的“华流”正悄然崛起,以更为从容的姿态,将中国故事讲述给世界。
《梦华录》中赵盼儿的点茶、三娘的果子,带动年轻人走进茶艺课堂与中式糕点工坊;《清平乐》的宋制汉服与典雅构图,在国风圈掀起“宋式美学”考据热。传统文化不再是被瞻仰的标本,而是可参与、可体验的生活实践。
此次《许我耀眼》中,饰演女主角的赵露思也以230余套私服精心搭配的造型,完成了一次中国美学的当代演绎。她不拘泥于古风复刻,而是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真丝马面裙配以简约针织衫,改良旗袍搭配合金首饰,新中式衬衫巧妙融入办公场景。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造型多源于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从耳畔摇曳的玉簪花步摇到腕间温润的翡翠手串,从案头摆放的紫砂茶具到家中点缀的苏绣屏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东方美学的当代生命力。
这绝非简单的“明星同款”跟风。其背后,是年轻一代文化认同与审美自信的觉醒:他们不再仅仅仰望巴黎与东京的时尚潮流,而是开始在中国纹样、古典色彩与东方剪裁中,发现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更多的年轻文艺工作者,正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时尚敏感,成为“华流”传播的重要桥梁。
而从“韩流”到“华流”的转变,关键在于从“无心插柳”到“有心栽花”。这需要更多影视从业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传统元素自然融入现代叙事。在《许我耀眼》中,赵露思佩戴的非遗花丝镶嵌耳饰与智能手表相映成趣,手中的青花瓷杯与笔记本电脑共处一桌——这些巧思让传统文化真正变得“可爱”“可穿”“可用”。
传统不应被束之高阁,我们的剧集,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应通过这样的作品,塑造出令人向往的、兼具东方神韵与现代质感的中国生活方式。
荧屏之光,应照见来路,亦照亮前程。当我们不再把传统视为包袱,而视其为可对话、可再创作的生命体时,“华流”才真正开始远扬。
期待不久的将来,全球年轻人追逐的,不仅是中国演员的同款衣饰,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东方气度与千年风雅。那将不是“中国风”的昙花一现,而是中国文化底蕴真正的远扬之时——因为我们输出的,不再是符号,而是生活方式;不再是元素,而是体系性的审美自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