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潘展乐
这次全运会真是让人看不明白,去年奥运会上他明明那么厉害,怎么才过了一年,就连国内比赛都拿不到冠军了?
先说心态这块儿,奥运夺冠后,他自己承认有过一段迷茫期,用他的原话就是“在泳池里找不到方向”,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训练质量,等到全运会时,他肩上已经扛着奥运冠军的光环,200米自由泳决赛时,他领先了大半程最后被反超,赛后他说那是“近几年压力最大的一场比赛”,有记者老追着问怎么看待年轻选手冲击,他回了句“想了一年也没想明白”,听着就挺累的。
![]()
再说体能储备,为了准备全运会,他特意减脂,观众都能看出来他瘦了不少,但减重可能减过头了,400米自由泳决赛时,他前200米还在前面,后面就明显跟不上了,最后落后冠军张展硕六秒多,这差距可不小。
他报的项目也实在太多了,从50米到400米自由泳,还有各种接力,教练孟巍直接点出问题所在:体能分配策略失误,200米最后50米冲刺时,他以往那种后发制人的能力完全没发挥出来。
技术特点也要考虑,他本质是个短距离选手,100米才是他的主项,有记者让他评价中长距离竞争,他反问:“我配评价吗?我就是个100米选手。”这话说得挺实在。
现在的新生代确实厉害,张展硕才18岁,400米自由泳破了世界青年纪录,200米也夺冠,他的战术很明确:前半程保存体力,后半程发力,这种游法正好克制潘展乐的前程消耗战术。
![]()
整个竞争环境都在变强,徐海博、费立纬这些年轻选手都游进了3分47秒,潘展乐自己也说,这是近几年水平最高、最激烈的比赛。
训练方面也有变化,他奥运后的无氧训练比例从60%降到50%,短距离特别依赖无氧能力,这个调整影响不小,同时他的深蹲次数在减少,体重却在增加,基础体能确实不在最佳状态。
![]()
旧伤也是问题,赛前他的肩和膝盖都还有伤,虽然外表看起来恢复得不错,但实际状态差得远,有粉丝注意到他接力赛后喘得特别厉害,身体明显到极限了。
不过他的基本盘还在,圈内人都认为,50到100米短距离依然是他的优势领域,他自己也明确说过,目标就是100米金牌,这可能是他翻盘的最好机会。
![]()
现在他正处于心态调整的关键期,他在家书里写“走下领奖台一切归零”,拿铜牌后,他主动找记者要比赛视频回放,这个细节说明他已经在反思了,他外公到场支持,说“他一直很优秀”,家人的支持很重要,技术层面还有提升空间,专家认为,如果他能专注主项,优化体能分配,完全有可能在短距离项目重回巅峰。
说到底,潘展乐这次的表现很像是“奥运后综合症”的典型例子,目标暂时缺失、体能不足、新人冲击、兼项太多,这些问题全赶在一起了,但就像他赛后说的,“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做好自己”。
![]()
体育比赛就是这样,巅峰时期很难维持,但从低谷重新爬起来的故事总是特别动人,后浪推着前浪往前走,但前浪踏出的痕迹会为后来者标定新的高度。
对潘展乐来说,这次全运会的失利未必是坏事,这让他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更适合的发展方向,他的经历也给年轻运动员提了个醒:奥运冠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在成功后保持动力,如何在掌声过后找回平常心,这些都是比训练更重要的课题。
![]()
对观众来说,或许该用更平常心看待运动员的起伏,状态好坏本就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运动员如何面对困难、重新出发,有时候,这个过程比拿金牌更有价值。
现在中国男子游泳的整体水平确实在提高,当更多优秀选手出现,比赛变得更精彩,这对整个项目的发展是好事,对潘展乐个人而言,接下来要做出一些选择:是继续多线作战,还是专注主项;是维持原有训练模式,还是做出改变;是被压力困住,还是把压力变成动力。
![]()
这些选择将决定他能否在短距离项目上重新证明自己,毕竟,他才刚刚开始他的运动生涯,未来的路还很长,全运会的这次经历,或许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