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0月9日,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的人权议题讨论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冲绳原住民”的表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日本政坛激起千层浪。
11月9日,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刊发社论,气急败坏地要求中国“撤回言论”,宣称相关表述“无法接受”。这场看似偶然的“词汇之争”,实则揭开了日本刻意掩盖百年的历史伤疤——琉球主权归属的悬案。
当“冲绳原住民”四个字在联合国会场响起,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重申,更是对国际正义的呼唤,迫使世界重新审视这个被强权扭曲的领土争议。
![]()
01、历史溯源:从“万国津梁”到被武力吞并的命运转折
要厘清琉球问题的核心,必须回溯那段被日本刻意模糊的历史。在1879年之前的五个世纪里,琉球绝非日本领土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王国。
其与中国明清两朝建立了稳定的宗藩关系,政治上定期朝贡、接受册封,文化上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形成了独特的“汉风”海洋文明。
那霸港曾是东亚海上贸易的枢纽,从福建传入的石狮“西萨”至今矗立港口,首里城博物馆珍藏的“万国津梁钟”,铭文“以大明为辅车,以舟楫为万国津梁”,更是直接印证了其作为区域文明交汇点的辉煌过往。
琉球的命运转折,始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扩张。1879年,国力膨胀的日本悍然出兵琉球,废除琉球王室,强行设立“冲绳县”。
“冲绳”在日语中意为“遥远边陲之地”,这一命名本身就暗含对琉球的轻蔑与边缘化意图。当时的清政府虽提出严正抗议,但在列强环伺、国力衰微的困境下无力干预,只能眼睁睁看着琉球沦为日本殖民地。
这段武力吞并的历史,成为日本近代扩张史的污点,也为今日的主权争议埋下伏笔。
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曾尖锐指出,日本吞并琉球不过百余年,所谓“固有领土”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在被吞并前,琉球已与美、法、荷等国缔结友好条约,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独立主权国家。
![]()
02、法理困局:主权未定的“行政权”游戏
二战的结束本应为琉球问题提供公正解决方案。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1945年《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这两份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清晰将琉球群岛排除在日本主权范围之外。战后初期,琉球由联合国托管,美国代行管理权,这一安排为琉球主权的最终确定预留了空间。
冷战格局的演变打破了这一进程。为拉拢日本对抗苏联,美国于1971年与日本签署《归还冲绳协定》,将琉球的行政权移交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当时特意发表声明强调:“移交施政权不损害任何有关主权的主张。”这一声明直接承认,琉球的主权归属问题并未最终解决。
美国的做法如同仓库管理员在未征得物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仓库钥匙交给第三方,却声称“所有权没变”,这种模糊处理使琉球主权在法理层面至今悬而未决,也成为日本最忌惮被国际社会深究的软肋。
日本长期混淆“行政权”与“主权”的概念,试图将临时的行政管辖包装成永久的主权归属,这种法理上的偷换概念,在国际社会面前不堪一击。
![]()
03、殖民困局:日本统治下的人权荒漠
为巩固对琉球的非法统治,日本长期推行“文化灭绝+经济压榨+军事殖民”的三重策略。
在文化层面,日本吞并琉球后立即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禁止使用琉球语,废除本地宗教信仰,摧毁传统神庙,系统性抹除琉球的文化根基。
更阴险的是“分而治之”策略,将琉球北部的奄美群岛划归鹿儿岛县管辖,人为割裂琉球的地理与文化整体性,为日后可能的领土争议预留退路。
日本政府仅勉强承认北海道阿伊努人为原住民,却坚决否认冲绳人的民族属性,强行将其纳入“单一日本国民”框架,本质上是为殖民同化历史遮羞。
1972年美国移交行政权后,琉球彻底沦为“美军基地之岛”。数据显示,冲绳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0.6%,却集中了全日本约70%的美军基地,基地密度是日本本土的上百倍。
据冲绳县政府统计,1972年至2021年间,驻冲绳美军及相关人员共犯下超6100起刑事案件,其中杀人、强奸等恶性案件近600起,交通事故致死伤约4900起。
但受《日美地位协定》庇护,美军享有治外法权,多数案件最终不了了之,日本政府仅能口头“表达遗憾”,毫无实质追责能力。
经济上,冲绳民众长期遭受结构性歧视。其人均收入仅为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儿童贫困率高达30%,大学升学率在日本垫底。
日本中央政府一边以“振兴预算”为诱饵安抚民心,一边强迫冲绳承担国防重负,将其视为“安全缓冲区”而非平等的国土组成部分。
松岛泰胜教授指出,日美政府对冲绳的“殖民地化”统治,已使琉球民众的不满和绝望感持续蔓延,越来越多的琉球人开始主张独立。
![]()
04、中国发声:在历史正义与国际法框架下的立场重申
中国在联合国提及“冲绳原住民”,绝非偶然的措辞选择,而是基于历史真相和国际法准则的正义发声,背后蕴含着清晰的背景与意图。
从国际背景来看,当前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不断“开倒车”,不仅否认侵略历史,还试图通过修改和平宪法、强化军事力量等方式重走扩张老路,在领土争议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
在此背景下,中国重申琉球问题的历史经纬,是对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国际正义的维护。
从核心意图来看,中国的发声直指两大要害:
其一,质疑日本统治琉球的法理正当性。通过强调“冲绳原住民”的存在,间接否定日本对琉球的“固有主权”,指出其统治源于武力吞并而非和平继承,从历史根源上解构日本的主权主张。
其二,将冲绳民众的人权问题国际化。日本长期以“国家安全”为名牺牲冲绳民众的发展权与人权,中国在联合国人权议题中提及相关问题,戳破了日本“民主法治国家”的自我标榜,促使国际社会关注冲绳民众的生存困境。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并非主张对琉球拥有主权,而是坚持琉球主权归属未定的法理事实,支持琉球问题依据历史经纬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本质上是维护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这与日本试图掩盖历史、独占琉球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
05、日本狂躁:谎言被戳破后的色厉内荏
面对中国的正义发声,日本的反应堪称“过度且失态”。《产经新闻》的社论除了要求中国“撤回言论”,未能提出任何有力的法理或历史依据,仅苍白宣称“绝大多数冲绳居民不认为自己是原住民”。
这种说辞如同指着被强占家园者声称“你过得很满意”,完全无视琉球民众长期遭受的歧视与压迫。
事实上,现任冲绳知事玉城丹尼早已公开表示,冲绳拥有“被并入日本、经历战争后被割离、再返还的独特历史轨迹”,并承认存在“琉球民族”的讨论空间,这番表态直接打脸日本中央政府“全民认同”的谎言。
日本反应激烈的根源,在于其对琉球问题的“历史心虚”与“法理理亏”。
一旦国际社会开始认真审视琉球问题,日本精心构建的“固有领土”叙事将彻底崩塌,其在东亚政治中依靠选择性遗忘历史、奉行双重标准维持的“体面”也将难以为继。
更令日本担忧的是,琉球民众的独立意识正在觉醒。以松岛泰胜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已提出,琉球未来可能以美国从英国殖民统治中独立的方式成立国家,这种思潮的蔓延,将直接冲击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根基。
日本的抗议本质上是“贼喊捉贼”。作为当年的侵略国和殖民统治者,日本既不愿正视武力吞并的历史,又不愿承担对琉球民众的责任,却要求国际社会认可其非法统治,这种逻辑在文明社会中根本站不住脚。
日本若真有底气,就应正视历史真相,倾听琉球民众的声音,而非在国际场合上演“撒泼打滚”的闹剧。
![]()
06、未来展望:主权争议终将回归历史正轨
琉球问题的解决注定是一个漫长过程,但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其终将回归正义轨道。从内部因素看,琉球民众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觉醒。
随着美军基地带来的安全隐患、经济歧视的长期存在,越来越多的琉球人开始反思与日本的关系,独立思潮的兴起为琉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民间基础。
玉城丹尼政府多次就美军基地问题与日本中央政府对抗,也反映出冲绳与日本本土的矛盾已难以调和。
从国际因素来看,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原则为琉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理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作为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其确立的领土原则不容动摇。
随着国际社会对历史正义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日本试图掩盖琉球问题的做法将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发声,已推动琉球问题重新进入国际视野,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关注这一悬案。
美国的立场变化也将对琉球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当年美国为冷战需求模糊处理琉球主权,如今随着亚太格局的演变,美国对琉球的战略定位可能发生调整。
但无论国际格局如何变化,尊重历史真相、维护国际法权威、倾听当地民众意愿,都是解决琉球问题的核心原则,任何基于强权政治的安排都终将被历史否定。
![]()
07、妙手物语:历史不会沉默,正义终将到来
“冲绳原住民”这一表述引发的风波,本质上是历史真相与强权谎言的碰撞。
琉球不是日本的“冲绳”,而是拥有五百年独立历史、承载独特文明的琉球;日本对琉球的统治,不是“固有权利”,而是基于武力吞并的殖民遗存;琉球的未来,不应由日本单方面决定,而应尊重历史经纬、国际法准则和琉球民众的意愿。
日本试图通过掩盖历史、压制民意来巩固对琉球的统治,这种做法既违背国际正义,也难以长久。
当“万国津梁钟”的铭文在历史长河中回响,当冲绳民众的人权诉求被国际社会倾听,琉球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坚实基础。中国在联合国的发声,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重申,更是对国际正义的捍卫。
历史不会因谎言而改写,正义不会因强权而缺席。琉球问题的悬案终有解决的一天,而这一天的到来,将标志着战后国际秩序的进一步巩固,也将为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注入新的力量。
正如松岛泰胜教授所言,一个尊重历史与民意的解决方案,才是琉球真正的未来。
信息来源: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议记录、冲绳县政府公开数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本、美国国务院1971年声明、《产经新闻》2023年11月9日社论、冲绳知事玉城丹尼公开讲话记录、《朝日新闻》2025年10月15日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