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已落入尾声。
在这届“史上最长双11”中,少了一些狂热与躁动,多了一些平静与理性。周期的拉长,让大促从‘短期冲刺’走向“马拉松式消费”。其中,天猫、京东更是首次将双11促销期延长至11月14日,迎来持续的爆发。
在这场拉锯战中,京东首先交出问卷,惊喜不少。
![]()
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
活跃用户增长居行业第一
今年双11,京东促销时长达37天。经历一个多月的奋战,京东终于迎来了收获。
在超长的大促周期中,京东持续不断的争夺消费者对平台的注意力。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
图源:微博
用户的活跃,为平台带来了增长。据京东官方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11.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
![]()
图源:京东
可见,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依旧旺盛,京东也展现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强劲能力。不得不说,超级供应链上的京东11.11,依旧保持着看得见的活力和增长力。
在品类销售中,带电品类一直是京东的优势。行业数据显示,京东的3C数码、大家电、小家电线上销售占行业第一。
其中,3C数码AI产品迎来爆发,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这些数据,展示出京东带电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
图源:微博
在日百和服饰品类上,京东双11取得了新的突破,近500个服饰、美妆、运动细分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东拓展了不少创新业态,强势杀入外卖、酒旅等领域。在今年双11中,这些创新业态也成为了京东增长的新引擎。
其中,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11.11期间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
京东旅行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又好又便宜”的旅行体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
创新业态的爆发,彰显了京东在多元化业务拓展上的实力。
而今年京东的采销直播间也玩出了新花样,开启了“京东采销直播比价 贵就赔”活动,吸引了上亿消费者热情参与,有效带动直播间各项数据的增长。
![]()
图源:京东
具体表现在,京东双11期间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商家开播数量是去年的3倍,商家直播的用户观看时长是去年的2.5倍。
各项数据,彰显了京东在今年双11大促中收获的硕果。这一成绩,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毕竟,大促周期的拉长以及玩法的简化,可以让消费者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消费决策。平台也无需依赖单日的爆发,而是在消费者多次有效的购买中,迎来持续的爆发,获得稳定的增长。
正如京东所说“从规模的增长到价值的创造,从业态的创新到效率的提升,超级供应链上的京东11.11和合作伙伴们一起跑出了新的加速度,获得了稳定、有序、高效、健康的增长。”
在一届又一届的双11大促中,京东依据自身策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摸索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大促模式。
![]()
今年双11彻底变了
双11大促年年有,玩法年年变。在不断的变动中,我们也能窥见行业发展的些许轨迹。
在电商红利消退、消费者趋于理性与疲态的情况下,平台必须做出改变以吸引并留住用户。为此,拉长大促周期和简化玩法是平台共同的选择。
抖音57天,京东37天,天猫31天,天猫和京东更是首次将双11促销期延长至11月14日。通过大促周期的拉长,平台能提前锁定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消费预算,并为商家争取到充裕的准备时间。
此外,复杂的“数学竞赛式”玩法退场,规则的简化让购物更直接高效。天猫的“官方立减”,京东的“官方直降,低至一折”,抖音的“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玩法的透明化,能提升用户做出消费决策的速度。
虽然平台积极做出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双11大促已难回巅峰。基于此,平台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极。而这,就不得不提即时零售的入场,以及双11全球化的加速。
美团闪购在618大促中的亮眼表现,让其他电商平台蠢蠢欲动。而本次双11,即时零售正式站上大促的舞台。
其中,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天猫双11期间,淘宝闪购有19958个餐饮品牌、863个非餐品牌的成交额相比双11前增长超100%。
![]()
图源:淘宝
而电商平台双11的比拼,并不局限于国内,已经走出国门。淘宝天猫投入 10 亿元营销补贴,以 5 种语言在 20 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开启大促;
京东11.11期间,全球售重点覆盖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地,成交额与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100%增长。
寻找新增量外,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电商平台积极让AI助力平台向前发展。
今年双11被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AI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生产力的主体。
具体表现在,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已服务超4万品牌,其成本仅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11.11期间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
今年天猫双11首次实现AI全面应用,据天猫总裁刘博透露,今年双11淘宝天猫平台算力提升40倍,用户行为感知周期从半年延长至10年,大幅提升商品推荐的精准度,带动购买效率提升25%。
种种变动,显示出双11已不再局限于线上的低价促销,而是在促销模式、技术应用、消费业态、市场边界等多个维度实现革新,并呈现出从流量狂欢转向效率与体验并重的价值沉淀。
![]()
今年双11,各方压力见长
星图数据显示,2025年 “双十一”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16191亿元,同比增长12.3%。
![]()
图源:星图数据
毫无疑问,这一成绩足够亮眼。但无法忽略的是,高销售额的背后,是平台间的激烈比拼,以及从业人员在白热化竞争下的挣扎。
前段时间,京东和抖音打起来了。“京东对美的罚500万”“京东搞二选一”等谣言引起热议,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为此,双方互相开炮,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
图源:微博
平台之外,带货主播之间也是争议不断。李佳琦先是吐槽双11压力太大,想要退休;后续又陷入“一夜赔了20亿” “清库存”等风波 。
同时,“双11期间多位主播喊破了肺泡”一词条冲上热搜。“喊破肺泡”指用力发声后,突然遭遇胸口刺痛,被肺气压伤。
多数主播在双11期间,在直播间奋力吆喝叫卖,遇此疾病。难评的是,如此努力之下,不少主播吐槽双11战线太长,已经播不动了,销量惨淡。
![]()
图源:小红书
很明显,电商行业正从过去 “流量为王、低价内卷” 的野蛮生长,转向比拼品质、服务、技术与品牌价值的健康生态。
在转型的阵痛期中,相关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若想不被淘汰,必须与时俱进,跟随行业的步伐共同前进。
作者 |赵云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