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关乎新能源汽车驾驶安全的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引发全网热议。核心条款中明确提出,新能源车每次启动后的默认工作状态下,百公里加速时间需不小于5秒,同时要求配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这一规定让行业内外形成了鲜明的支持与反对两派。
新规的出台并非无的放矢。近年来,纯电动、插电混动汽车的加速失控事故频繁见诸报端,相关部门调研发现,这类事故多源于驾驶人在使用高加速模式时,对车辆性能预判不足,操控准备不够充分。为降低风险,意见稿提出让车辆以低加速性能模式默认启动,若车主需要更强动力,需通过二次操作切换驾驶状态,以此提升驾驶人的安全准备意识。
除了加速限制,意见稿还对车辆安全配置提出新要求。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需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当系统在车辆静止或蠕行时检测到误操作,会主动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声光等明显信号提醒驾驶人,类似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中的“请抬脚”警示功能。据了解,目前部分车型已搭载类似防误踩技术,通过系统干预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风险。
规定公布后,汽车圈的讨论迅速升温。汽车博主韩路公开表示支持,他认为5秒的零百加速成绩已能满足多数人的使用需求,足够快捷。对于需要更强动力的用户,手动切换模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安全提醒,能让驾驶人更清晰地明确自身责任边界。不少网友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随着新能源车动力越来越强,部分缺乏经验的车主容易因追求刺激而忽视安全,适当的限制能有效降低事故概率。
![]()
反对声音同样尖锐。汽车博主“不是郑小康”直言这一规定非常不妥,他提出的核心质疑在于,限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零百加速延长至5.5秒或6秒,车辆行驶速度提升后,碰撞产生的动能依然会带来较大风险,难以杜绝“鬼火炸街”这类危险驾驶行为引发的事故。
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车辆性能限制,而在驾驶人管理。他建议多设立专业驾驶学院,强化驾驶人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为追求速度与激情的车主提供封闭赛道等合法场地,引导大家在公共道路上自觉遵守文明驾驶规范。“这种一刀切的方式,除了让喜欢大马力高性能车的车主每次启动都要手动切换模式,对改善道路安全现状没有实质帮助。”
![]()
![]()
行业内也有不同看法,部分车企高管认为,当前部分车型过度追求2 - 3秒级的零百加速属于技术过剩,行车安全应始终置于首位,新国标标志着行业从单纯追求性能参数向安全与效能并重转型。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硬性限制可能会影响高性能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平衡安全与用户体验仍需进一步探讨。
据悉,该征求意见稿仍在公开征集反馈中,相关部门将结合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支持方强调的安全优先,还是反对者提出的精准治理,核心诉求都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这场围绕5秒加速的争议,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性能追求与安全保障的一次深刻探讨,最终落地的标准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