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这座矗立在锡山区的精神地标,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印记,向参观者诉说着无锡营商环境的精神根源与传承密码。
![]()
作为全国唯一以乡镇企业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营商活力的基因。序厅巨幅地屏上,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年轮随脚步次第显现;春雷造船厂复原展区内,竹片造船、木材拼龙骨的场景,生动复刻着1956年无锡农民“无中生有”的创业奇迹。从“草根工业”到万亿元级产业,无锡的营商环境始终浸润着敢闯敢拼的精神底色。
![]()
展馆中,“四千四万”精神雕塑墙令人不禁驻足。“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内核,不仅是乡镇企业崛起的密码,更成为无锡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指引。如今,这种精神已转化为“政策靠前、服务上门”的实际行动,锡山区打造的“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
无锡的营商优势,更在于将历史传承与现代服务精准融合。博物馆内,1983年的企业股票与当代民营企业上市成果交相辉映,见证着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锡山区在春雷造船厂旧址旁规划“四千四万”精神体验研学中心,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招商名片,今年已吸引12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超百亿元。
![]()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实践处处可见。无锡将“四千四万”精神融入政策设计,推出“人才优享卡”“科创贷”等定制化服务。博物馆年均接待近12万人次,其中不少是来锡考察的企业家,这里已成为展示无锡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
“保护历史不是封存记忆,而是为发展注入动力。”无锡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乡镇企业博物馆的筹建到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无锡始终以尊重企业家、弘扬创业精神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如今,“四千四万”精神已化作政务服务的温度、政策支持的力度,让这座城市成为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的沃土。
![]()
如今,春雷造船厂的船坞与远处的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这里展现着无锡营商环境的过去与未来,更透露出江南大地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云龙/文 施向辉 顾闻/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