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发表重要声明,表示如果美国同样遵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核武器数量限值,俄罗斯准备再延续遵守该条约一年。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作为美俄间仅存的核军控协议,将于2026年2月正式到期。
![]()
该条约自2023年俄罗斯宣布暂停参与以来,虽未正式终止,但普遍被认为已名存实亡,拉夫罗夫此次表态被视为俄罗斯在核军控问题上释放的谨慎善意。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核武库规模已增至12121枚核弹头,其中3904枚处于部署状态,2100枚更是时刻处于高度戒备中,这意味着人类手中的核武器足以将文明摧毁数十次。
而目前,俄罗斯表态,如果美国不遵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数量限制,俄罗斯将恢复核试验。
![]()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全球核军控体系走到崩溃边缘的紧急信号,毕竟这个条约是美俄间仅存的核军控协议,将于2026年2月正式到期,如今已因俄罗斯2023年暂停参与而名存实亡。
说白了,俄罗斯这次是递出了橄榄枝,却没得到明确回应。早在今年9月,普京就已率先表态,愿意在未来一年内继续遵守条约规定的核武器部署上限——1550枚核弹头和800套运载系统。
![]()
拉夫罗夫近日进一步简化了合作条件,强调美方"无需进行任何谈判或磋商程序",只需要简单声明在一年内不会突破数量限制,甚至把表态时间放宽到2026年2月条约到期前的任何时刻。
这种近乎"零门槛"的善意姿态,本质上是俄方希望用最低成本维系核军控的最后底线,但截至11月10日,美国方面仅表示"正在评估",没有任何实质性回应。
更微妙的是特朗普近期关于恢复核试验的言论,这直接触动了俄罗斯的敏感神经。
![]()
10月30日,特朗普称"已命令五角大楼立即对等启动核武器试验",虽然美国能源部长随后澄清"不会包括核爆炸",但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述"给人一种美国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开始核试验的印象"。
拉夫罗夫在11月11日的采访中更是直接戳破:俄方至今没收到美方对这番言论的清晰解释,不知道其指的是真正的核试验、运载工具试验,还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允许的亚临界试验。
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双方的战略猜忌,也让拉夫罗夫的警告显得格外沉重,"如果其他核大国率先恢复核试验,莫斯科必将采取对等措施"。
![]()
要理解这场博弈的严重性,得回头看看冷战后建立的核军控体系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苏联解体时,美俄两国核弹头总数超过2万枚,正是通过《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一系列协议,才将核力量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
但近年来,美国的退约潮不断冲击着这个体系:特朗普政府先后退出伊朗核协议、《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2023年又在内华达核试验场进行第34次亚临界核试验,而俄罗斯则以美国未批约为由,撤销了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
![]()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曦用"核冲动魔影"来形容当前的局势,确实,全球核武库规模连续两年增长,美俄已部署战略核弹头分别增加100枚和36枚,部分国家的核政策越来越具进攻性,用核门槛不断降低。
乌克兰危机更是让核威慑从"纸面威慑"变成了现实话语。去年3月,普京就宣称俄战略核力量处于全面戒备状态,随着乌克兰对俄领土纵深打击的可能性增加。
俄罗斯在去年9月更新了《关于批准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基本原则》,明确将美西方列为主要威胁,并拓展了"军事威胁"的范畴,细化了核反击的临界点。
![]()
这种核政策的调整不是孤立的,美国在3月批准了不公开的《美国核武器运用指南》,11月又提交《美国核运用战略报告》,为总统在极端环境下使用核武器提供选项。双方这种"以核制核"的逻辑,正在把世界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核军控的崩溃已经引发了连锁反应。在西太平洋,美国将"堤丰"导弹发射系统部署在菲律宾吕宋岛,射程可达1600至2500公里;美英澳核动力潜艇合作还拉上了日本,搞起了高新技术合作。
![]()
东北亚方向,美韩发表《朝鲜半岛核威慑与核行动美韩指导方针》,而朝鲜则修宪确立"拥核国"身份。
中东地区,伊朗在以色列的武力威胁下加速核浓缩,2024年5月的浓缩铀库存已达6201.3公斤,比2月增加675.8公斤。这些区域性的核扩散风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将彻底崩塌。
![]()
面对这样的乱局,中国在今年7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二次筹备会上,创新性提议五个核国家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或发表政治声明,这一提议被视为破解核安全困境的"一线曙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指出,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上升,安全失序、发展失衡、治理失效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样的时刻,美俄作为拥有全球90%以上核武器的国家,理应承担起维护核军控体系的责任。
![]()
俄罗斯已经摆出了"单方面善意",美国的评估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毕竟,1550枚核弹头的上限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安全线;恢复核试验也不是外交筹码,而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拉夫罗夫说"美方可以在2026年2月前任何时间宣布决定",但全球战略稳定经不起这样的等待。
简化的声明背后,是复杂的信任重建;对等的措施之下,是共同的生存危机。在核战边缘徘徊的时刻,美俄两国需要的不是相互试探,而是立刻行动——因为核军控体系的保险丝,已经快要烧断了。
参考资料:
俄外长:美方正在评估俄总统核军控提议——环球网
![]()
俄外长:愿与美方讨论对俄“似乎恢复核试验”的担忧——中国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