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春花开昆木加(强军路上·探访边关一线)

0
分享至


昆木加哨所官兵前往一线点位执行巡逻任务。 陈 超摄


昆木加哨所新哨楼楼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李 鹏摄


昆木加哨所官兵到达巡逻目标点位后给界碑描红。 迟浩鹏摄

马泉河畔,风雪中矗立着一座威严的哨所——西藏军区某部昆木加哨所。“昆木加”在藏语中是“鲜花盛开的天堂”的意思,但这里的自然环境却与这美好的名字相去甚远。

昆木加哨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哨所周围平均海拔约4900米,年平均气温不到5摄氏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每年大雪封山近5个月。高寒缺氧,让这里一度被视为“生命禁区”,植物不易生长,鲜花更是难得一见。

从1960年第一批边防官兵进驻开始,一代代官兵在哨所扎根,用青春守护着祖国的西南大门。昆木加哨所,也因此被誉为“西南第一前哨”。

6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却是哨所官兵坚守高原、忠诚戍边的真实年轮。走进昆木加,你能在呼啸的风雪中,听见他们对祖国最坚定的誓言。

国旗飘扬,那是战士心中最美的戍边红

在边关,最美的颜色是红色。

周一清晨,天还没亮,下士尼玛翁杰已经起床做准备。他是哨所的升旗手。在这里,升旗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同时带着几分危险。

哨所面积小,没有专门的升旗台。每周一,升旗手要爬上10多米高的哨楼顶,把国旗升起来。哨所常年刮着6级以上的大风,气温极低。看似简单的任务,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尼玛翁杰2021年入伍,是一名大学生士兵,身高一米八六,是哨所里个子最高的兵。入伍后,得知哨所有升旗任务,他主动报名。“因为我个子高,被选为升旗手。升旗很冷,也很危险,但每次看到五星红旗飘扬,我心里就特别激动,浑身是劲。”他说。

为了当好升旗手,尼玛翁杰经常在室外练习。曾经恐高的他,也在一次次任务中克服了恐惧。

早上8点,第一缕阳光照在山头,哨楼顶上的五星红旗准时升起。战士们齐声高唱国歌,歌声回荡在群山之间。雪山的映衬下,国旗格外鲜艳——那是战士心中最美的戍边红。

这次升旗仪式,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90岁的冉隆均。他是哨所初建时的见证者,通过视频连线观看了升旗仪式。看到国旗升起,老人热泪盈眶。1960年,100多名官兵奉命进驻昆木加,组建了最初的边防队,冉隆均就是其中一员。

“那时候,昆木加还是一片荒滩。物资少、建材缺,我们就地取材,挖冻土、背石头,白天还要巡逻。”冉隆均回忆,为了赶在大雪封山前建好哨楼,大家经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哨楼初具规模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楼顶的竹竿上绑一面五星红旗。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大家忘记了疲惫,不约而同唱起国歌。

“一定要守护好这面国旗,守护好这抹红……”老人声音哽咽。

随着时代发展,二代、三代哨所陆续建成,老哨楼虽已不再使用,却和那面国旗一起,成为官兵心中的精神高地。

老哨楼上挂着一条横幅:“4.5公里—4500公里”。下士农盛观解释:“4.5公里是哨所离边境最近的距离,4500公里是我们对首都的守望。”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兵一哨,都写满了忠诚。

65年来,无论风雪阴晴,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忠诚戍边的信念始终如一。这份忠诚,源于一代代戍边人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从冉隆均那代官兵在荒滩上立起的第一面国旗,到尼玛翁杰等官兵在风雪中的每一次升旗;从建哨初期“忘记疲惫”的奋斗,到如今“浑身是劲”的坚守——忠诚,写在雪山之巅永不褪色的鲜红里,更写在战士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的誓言中。

边关路远,坚守让青春有了更重的分量

没到过边关,不知道路有多险。

中午,记者跟随官兵们踏上巡逻路。车辆在柏油路上行驶一段后,转入山间小路。路面狭窄,尘土飞扬,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十分危险。“抓稳坐好,别紧张!这条路我们熟,马上就到徒步点了。”指导员索朗扎西指着前方的垭口说。

一阵颠簸后,巡逻车停了下来,接下来的路只能靠步行。下车一看,车辆已到半山腰,背后是巨大的山体,脚下的土路蜿蜒曲折,前方的羊肠小道更是险峻,坡度超过60度,一眼望不到头。初次走这条路,记者心惊胆战,官兵们却早已习惯。列队之后,他们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向山顶进发。

“脚下要看准、踩稳,调整呼吸,尽量不要往下看。”索朗扎西说,这些都是巡逻路上积累的经验,走多了就不怕了。

一个多小时后,巡逻分队来到一块巨石前。官兵们把随身带的糖果和路上采的野花放在石板上。“老班长,我们来看您了……”大家持枪敬礼,神情庄重。索朗扎西告诉记者,30多年前,时任二班副班长的陆永刚感冒初愈,因放心不下新兵,坚持带队巡逻。途中突遇暴风雪,他因高原反应引发肺水肿,生命定格在这里。从此,每次巡逻路过,官兵们都会来缅怀他。

“陆班长牺牲时,口袋里还装着未婚妻的信。”索朗扎西的声音低沉,“信上说,等他回去结婚。可他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走在队伍中的下士和献峰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时刚满19岁,还是个想家想到偷偷掉眼泪的新兵。他说:“那时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一代代人要把青春奉献在这里——因为有些选择,比个人的幸福更重要。”

面对寂寞与牺牲,一代代官兵从不言悔,把忠诚的足迹刻进祖国的山河。

休息了十来分钟,索朗扎西发现远处乌云逼近,立即集合队伍。空气中已弥漫着雾气。“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一旦下雨下雪,路就更难走了。得抓紧时间!”他说。

天色渐暗,山顶气温骤降,寒风呼啸。官兵们脸上没有一丝畏惧,年轻的面庞更加坚毅,互相鼓励的声音在队伍中回荡,“界碑不远了,再加把劲!”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索朗扎西指着前方突起的石碑说:“看,那就是界碑!”

和献峰轻轻拂去界碑上的尘土。3年前,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大学生还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把最好的年华留在这荒凉之地。直到他在哨所荣誉室看到陆永刚发黄的照片,直到他在巡逻路上接过老兵手中的枪,直到他第一次亲手触摸界碑——他逐渐懂了:“我的青春在边防,有了比留在城市更重的分量。”

在昆木加哨所,有两排标语格外醒目:“雪海云天戍忠诚,青春花开昆木加”。和献峰说:“昆木加看不到花,但如果你用心看,这里处处是‘花’。因为官兵们把忠诚融进了祖国的雪海云天,忠诚之花开满了边关。”

建哨以来,一代代官兵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哨所多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10余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界碑前,官兵们的誓言在群山间久久回响……

科技赋能,“雪域孤岛”成为温暖的港湾

记者在哨所采访时,正好赶上配送的货车来送菜。司机张学军说,他每3天来一次,保证哨所蔬菜供应新鲜充足。

跟着搬菜的官兵,记者走进哨所菜窖——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摆放整齐,冰柜里肉类储备充足,还有从千里之外运来的活鱼和螃蟹。

“现在只要一键下单,3天内菜就能送到,种类多,还新鲜!”司务长周烨说,过去冬天物资难进来,如今柏油路通到哨所,吃菜问题大大改善。

“除了配送,哨所自己也种菜。以前保温大棚只能在7到9月份种出青菜,现在有了‘植物工厂’,官兵天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周烨说。走进植物工厂,10多种蔬菜长势喜人。技术员洛茸都吉介绍,这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用电脑控制光照、湿度等参数,缩短了蔬菜生长周期,从育苗到成熟只要20多天。采摘烹饪后,这些蔬菜就能端上官兵的餐桌。

走出植物工厂,阵阵欢笑声传来。记者循声走去,看到一座文体活动中心。推开门,几名官兵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里面还有台球桌等设施。

“2020年底,哨所用电接入了国家电网,结束了60年不通电的历史。电来了,更多设施和电器进了哨所,官兵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索朗扎西说,去年新建的文体活动中心还配备了室内电影院,让戍边生活不再单调。

通电、通路、通网,昆木加哨所这座曾经的“雪域孤岛”,如今已成为温暖的港湾。新营房整洁明亮,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氧气通到床头,餐食营养健康,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官兵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的保障模式逐渐走进高原官兵的生活,科技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日常任务的执行中。

巡逻执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巡+车巡+视巡+机巡”的组合模式,成为日常巡逻的常态。

在哨所监控值班室,AI识别系统发出警报,农盛观从屏幕上发现,西山角铁丝网处有一名邻国牧民企图带牛群越界。他立即上报,并与地方单位共享信息。二级上士王思诚操控无人机飞往现场,传回高清画面,并用喊话器劝离牧民。10多分钟后,警报解除。

“以前处置突发情况,全靠战士的‘铁脚板’,费时费力。”戍边12年的王思诚对科技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哨所防区范围广、边境线长、巡逻点位多,很多点位在雪山深谷之间,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巡逻既危险又辛苦。无人机和智能监控的应用,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昆木加哨所的多个点位已实现“空中巡逻”。

从“铁脚板”到“科技化”,边防执勤方式不断升级。监控大屏的蓝光映在00后新兵索朗坚参稚嫩却坚定的脸庞上。这名刚下连的大学生士兵,正专注学习操作无人机控制台。

夜幕降临,窗外无人机航灯如星辰闪烁,与哨所飘扬的国旗相互辉映。索朗坚参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一行字:“强军征程上,我愿做这座科技哨卡最敏锐的‘眼睛’,更要做雪域边关最忠诚的‘界碑’。”

(陈武斌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3日 18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南宫一二
2025-11-17 07:17:39
“日本与中国交恶有百害而无一利” 日本网友声讨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日本与中国交恶有百害而无一利” 日本网友声讨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5:09:28
84年黄克诚应要求谈一谈林彪,黄老发言震惊四座:这话只能黄老讲

84年黄克诚应要求谈一谈林彪,黄老发言震惊四座:这话只能黄老讲

春秋砚
2025-11-18 10:00:19
三大指数均跌逾1% 下跌个股近4400只

三大指数均跌逾1% 下跌个股近4400只

财联社
2025-11-18 14:22:20
留学生回国第一顿饭有多离谱?网友:简单说,国外没有真正的美食

留学生回国第一顿饭有多离谱?网友:简单说,国外没有真正的美食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7 00:20:02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8:17:35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被员工吐槽后,俞敏洪连发数条南极游视频,此前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

被员工吐槽后,俞敏洪连发数条南极游视频,此前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

红星新闻
2025-11-18 12:21:08
恶劣!汪士钦拉倒对手后再猛推一把+被红牌罚下 6天2次成为罪人

恶劣!汪士钦拉倒对手后再猛推一把+被红牌罚下 6天2次成为罪人

风过乡
2025-11-18 21:42:02
北京市房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穆建山被查

北京市房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穆建山被查

新京报
2025-11-18 21:44:27
“与克林顿有性行为”满世界疯传,特朗普态度急转:档案公开,我俩是清白的

“与克林顿有性行为”满世界疯传,特朗普态度急转:档案公开,我俩是清白的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8 13:17:28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扶苏聊历史
2025-10-26 11:35:03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8 16:24:36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妈咪OK
2025-11-17 15:43:33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气场强大!陈梦暂停时,教练和队员全都闭口不言,没有人敢指导

气场强大!陈梦暂停时,教练和队员全都闭口不言,没有人敢指导

凤幻洋
2025-11-18 16:23:49
2025-11-18 22:31:00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34494文章数 8534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艺术
家居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ICY DOCK艾西达克推出4盘位PCIe 5.0 U.2/U.3固态硬盘抽取盒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