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学特朗普起诉BBC?
![]()
面对BBC的不实报道,特朗普以10亿美元天价索赔打响法律战,
“如果他们管不住自己撒谎的嘴,我们就用法律帮他们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BBC的强硬表态在国际舆论场引发震动。11月10日,特朗普律师团队正式致函英国广播公司,要求其撤回涉嫌篡改的纪录片并道歉。同时提出至少10亿美元的赔偿要求,否则将立即提起诉讼。
这一事件源于BBC《全景》栏目去年播出的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该片被曝通过剪辑手法拼接特朗普讲话,使其看起来似乎在煽动2021年国会山骚乱。
BBC目前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重危机”。这一切源于《每日电讯报》11月3日独家披露的一份BBC内部备忘录。
备忘录显示,BBC《全景》栏目在纪录片中将特朗普讲话的两个片段拼接在一起,使观众产生误解。
纪录片中,特朗普看起来说:“我们将走向国会大厦,我会与你们同在。我们战斗,我们全力以赴地战斗。”
而实际演讲中,这两句话相隔约50分钟,且语境完全不同。
这一剪辑事件曝光后,BBC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德博拉·特恩斯于9日相继宣布辞职。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回应道,BBC高层“因为被逮住‘篡改’我在1月6日的精彩演讲”而陆续辞职。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0日直接指责BBC等西方媒体长期善于“颠倒黑白”,“以工业规模化大批量制造假新闻”。
她尖锐指出,“任何话题都能被用于制造假新闻。政治指令与编辑花招已成为假新闻的主要驱动力。”
曾在BBC工作11年的记者安娜·布里斯离职后揭露,BBC经常炮制假新闻。
她特别提到BBC关于叙利亚拥有化学武器的报道就是典型的假新闻,并警告观众:“在看BBC时应加倍小心,因为他们对公众隐瞒真相,大量报道假消息。”
BBC在涉华报道上同样屡次触碰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去年12月,BBC呼吁西方国家停止使用新疆番茄,声称其涉及“强迫劳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了这一说法,他指出,“新疆番茄和新疆棉花一样,都是享誉世界的优质产品”。
林剑反问道,新疆番茄从种植到采收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机采率超过90%,“又何谈‘强迫劳动’呢?”。
今年,BBC又故意曲解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关于疫苗的发言,发布题为“中国官员称国产疫苗有效率不高”的报道。
尽管高福本人已公开辟谣,称其言论被外媒故意曲解,但BBC仍在继续传播这一虚假信息。
中国为何不起诉BBC?
国际舆论战场不能只守不攻,法律诉讼正是扭转战局的重器
当特朗普以10亿美元天价起诉BBC的消息传出,国际舆论场为之一震。这位美国前总统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以攻为守”——面对不实报道,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发起法律进攻。
反观中国,多年来遭受BBC系统性抹黑,从新疆棉花到香港局势,从疫情溯源到西藏人权,却始终未能打出漂亮的法律反击战。不是缺乏法律武器,而是缺乏特朗普式的诉讼勇气。
国际诉讼从来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特朗普起诉BBC,真以为能轻松赢得10亿美元赔偿?深谙法律游戏规则的他心知肚明:这类诉讼的价值远超胜负本身。
起诉BBC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法律程序一旦启动,就会产生强大的证据开示效力,迫使BBC公开其采访录像、记者笔记、编辑指令等内部资料。
想象一下,在法庭上,BBC将不得不解释为何将相隔50分钟的特朗普讲话剪辑成连续发言,不得不公开其关于新疆报道的“采编指导手册”。
即使最终未能胜诉,诉讼过程本身已足以在公众面前撕下BBC“客观公正”的面具。这就是特朗普的高明之处——把法庭变成剧场,让法律程序成为真相揭弊的利器。
《联合国宪章》 中关于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起诉BBC提供了国际法依据。BBC系统性抹黑中国内政,已构成对中国主权尊严的侵害。
中国2020年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更是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内法支撑。该法明确规定,对于“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中国大可以依据该法,对BBC及其关联机构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中国还可以援引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指控BBC关于新疆的报道煽动对中华民族的种族歧视,在国际法庭寻求正义。
特朗普起诉BBC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法律反击不应仅限于政府层面。
新疆棉花产业联盟完全可以联合起诉BBC诽谤,指控其“强迫劳动”的不实报道导致联盟成员企业遭受巨额经济损失。证据收集工作比想象中简单——只需对比BBC报道发布前后的订单数据即可。
被BBC点名污蔑的新疆工厂,可以以法人名誉权受损为由提起诉讼。遭受西方制裁的维吾尔族员工,可以以个人名誉权受侵害为由加入诉讼。
这些民间诉讼具有政府直接出击所不具备的优势:更能彰显诉讼的客观性和代表性,更能戳穿西方所谓“中国政府压制言论”的谎言。
当新疆棉农站在原告席上,用事实陈述自己的真实生活时,BBC精心编织的谎言网络将不攻自破。
单一诉讼的力量终究有限,中国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反击体系。
议会层面,全国人大可以出台针对外国媒体不实报道的专门法律,为后续诉讼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行政层面,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BBC在华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罚。
司法层面,鼓励受害企业和个人提起集体诉讼,形成规模效应。
国际层面,推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关于媒体报道公正性的国际准则,从根本上遏制BBC等媒体的肆意妄为。
特朗普已经示范了如何将法律变为舆论战的武器,中国是时候接过这一武器,在国际舆论场上打响属于自己的法律反击战。
国际话语权的争夺,需要的不仅是事实和道理,更需要敢于亮剑的勇气和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