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照相机绝对是稀有的、珍贵的物品,一般普通老百姓家根本没有,也买不起。家里人想照相,就去街上的照相馆拍照。
如果谁家有照相机,按照今天的话说,不是大款,就是豪横。在我们的印象中,照相机好像都是公家的东西,只有单位里的文化、宣传、保卫等部门,才有照相机。
当年一架普通的国产照相机要多少钱呢?查一下资料,六七十年代,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海鸥照相机,203型折叠单镜头的照相机要95元,4A或4B双镜头的照相机要240元。当年城市人均工资大概在40元左右,一个城市普通家庭人均月生活费通常都在10元左右。所以当年能够买得起照相机的家庭,非富即贵。
如果一咬牙买了一架照相机,照相前就要买胶卷,一盒国产120胶卷要1.8元(12张);照相后要冲印底片,冲洗一个胶卷0.2元,洗印一张照片0.06元。所以说啊,当年的照相机就是一个“吞金兽”。
我们当兵那会儿,一个省军区的营级通信站,都没有一架照相机(当年部队照相机只配备到团政治部门),我们省军区只有文化处和宣传处有照相机。政治部门的文化或者宣传干事保管和使用照相机,一般人都接触不到,也基本不外借。买胶卷,冲洗照片费用要处长批准。公家的胶卷只能用来拍摄公家的活动场景,不准私用公家胶卷。
![]()
![]()
![]()
![]()
当兵的都很爱照相,到户外照相,就要有照相机。一些有路子的人可以借到照相机(单位或个人),用这些借来的照相机,留下了一些服役从军时的影像。一般情况下,照相买胶卷和冲洗加印照片的费用,参加照相的人一起平摊,“AA”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