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孙丽朝 湖南株洲报道
在“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株洲田心,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齐生产一辆机车的上万个零部件。
“这里聚集着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3家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以及400多家上下游企业,产业聚集度全球第一,本地配套率80%以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人士在工信部组织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湖南站活动中对记者介绍。
近年来,株洲市加快建设引领世界的产业集群。株洲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目前,株洲市拥有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陶瓷、先进硬质材料、功率半导体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省级产业集群达到15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上述株洲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株洲市在巩固延伸优势产业,编制实施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
另一方面,聚焦“卡脖子”领域,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半导体用高性能碳化硅CVD涂层及制品实现国产替代,芳纶、PI薄膜等新材料打破国际垄断。
卫星总体设计与制造企业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德雷特”)选择将总部放在株洲市北斗产业园,看中的正是这里的产业集群优势。
赛德雷特副总经理刘正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株洲市从2021年开始打造北斗产业集群,而北斗的优势和卫星研制紧密相关,我们所有的卫星都用到了北斗的导航信息和授时信息,通过扎根北斗产业园,我们可以把上下游企业引入到这里,形成规模化的全产业链优势。
就产业聚势成链所带来的好处,中车株机人士对记者举例称,以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为例,全车近万个零部件,基本从周边400多家企业采购,有力地带动上下游企业生产。受益于良好的配套协作,中车株机在新冠疫情不利影响下,仅用18个月就完成双层动车组交付,项目周期比国际同行节省一半时间。
在中车株机带动下,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汇聚425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创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集聚区。
(编辑:吴婧 审核:朱紫云 校对:张国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