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在创建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把百姓需求作为“创建清单”,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通过实施“小举措”,在创建惠民上持续下功夫、求实效。
走进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老人助餐点,明亮的大厅和干净的桌椅映入眼帘,整齐摆放的餐盘,盛满了白烧肉圆、红烧肉、蒸鸡蛋等营养可口的菜品。
“饭菜软烂,口味清淡,正适合老年人,我天天都来这吃。”90岁的独居老人顾芝明说,这儿不仅有食堂,二楼和三楼还有棋牌室等休闲娱乐设施,每天早早来这里吃饭、打牌、看电视,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
“村里年满80周岁的老人以及五保户、低保户、重残对象可享受免费就餐优惠,70周岁至79周岁老人每人每餐仅需2元钱,60周岁老人每餐最多只要4元钱。”红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修桂告诉记者,借创建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东风,镇里推出就餐惠民政策,全村2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告别了用餐难题,在家门口就能吃出“幸福味”。
民生无小事。只有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如何精准获知百姓的需求?“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充分了解百姓的声音。我们还常态化开展‘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前后收集梳理办结了合理诉求超1000件,受到群众一致好评。”金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费伯云说。
“以前这里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根本下不去脚。现在换成干净平整的水泥地,还增加了免费停车场,好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金湖县交通路东侧小区的居民周开林难掩心中喜悦。
“城区老街北侧1500平方米的市民免费停车场内,60个崭新的停车位整齐排列,白色的停车线清晰明了,方便了周边商户和办事群众。”费伯云告诉记者,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金湖县对当地停车位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排,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实施,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8600多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标识)12.5万米,且全部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2022年以来,金湖对当地30多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让老旧街巷焕发新容颜。同时,将城市主次干道临街人行道压模混凝土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完成改造20多万平方米,消除了路面坑洼,让通行更顺了。
创建文明城市,精神文明是关键。针对不文明交通等行为,金湖一方面加大批评教育、处罚整治力度,精准高效地“堵”住漏洞;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人性化引导,发动社区持续开展入户、入街道、入小区宣传,推动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走街串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有感受、受感动、得感召。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湖县委书记贺宝祥表示,金湖居民始终秉持“一切为了金湖好,一切为了让金湖更好”的信念,为文明创建多身体力行、多踊跃参与、多建言献策,真正做到“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