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海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以“门前三包”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四员联动、三规融合”的治理新路径,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试点先行,探索治理新范式
“以前这条街占道经营严重,消防通道经常被堵,现在环境整洁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独树根东社区一家便利店老板潘家商指着整洁的街面感慨道。这正是海城区首批试点社区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面对“经营主体多、占道经营多、消防隐患多、环境卫生差”等治理难题,独树根东社区创新实施“143”工作法。独树根东社区党委书记张梅英介绍说:“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建强‘四支队伍’推动多元共治,聚焦‘三项规范’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新路径。”
海城区依托“党组织推荐+商户自荐”方式组建“邻治会”,推动23个党支部力量精准嵌入9个网格,形成“社区党委指导+邻治会牵头”的组织体系。商户代表林儒东表示:“‘邻治会’让我们商户有了发声的渠道,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依托网格员、观察员、劝导员、共建员“四员队伍”,社区实现了问题发现、劝导、整改、服务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通过这一创新机制的实施,已协调解决商户各类诉求23件,商户自主整改率从40%提升至90%以上,街面秩序和消防安全状况显著改善,商户和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治理新格局
海城区充分运用“雪亮工程”AI摄像头、网格化数字平台等科技手段,构建“空中监控+地面巡查”立体防控网络。独树根东社区通过34个AI摄像头覆盖重点区域,配合“大数据+铁脚板+30分钟响应”机制,问题平均办结时间从2天压缩至4小时以内,治理效率大幅提升。
独树根东社区网格长杨桃表示:“这套系统不仅提高了处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让我们的治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科技赋能下的智慧治理新格局,正为海城区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机制保障,推动治理常态长效
“以前看到违规经营,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直接处罚,现在通过‘首次劝导、二次警示、三次处罚’的方式,既维护了秩序,又让商户心服口服。”海角街道的执法人员关莹莹如是说。这正是海城区创新治理机制的鲜活缩影。
海城区建立“宽严相济”的执法机制,推行“首次劝导、二次警示、三次处罚”梯度管理,既体现执法温度,又强化法律权威。同时,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暖心街区”“睦邻集市”等活动,激发商户、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环境改善—经营提升—治理优化”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整治流动摊点337起,规范经营行为291起,清理垃圾死角195处,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10个,相关区域投诉量下降69.4%,居民满意度和商户参与度显著提升。(余俊永)
来源:海城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