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金名片”,更是激发市场活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推动我市各地区各部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以更大力度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全力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大观新闻推出“对标国际一流标准 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专栏,精准查摆我市各地区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短板、弱项,明晰改进方向、亮出务实举措,为大连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厚植营商沃土
激活发展动能
以品牌建设
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专访瓦房店市委书记马英骥
瓦房店市委书记马英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良好营商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更是发展的“硬支撑”,瓦房店市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把市场主体的感受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更多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温度,吸引更多企业来瓦投资兴业。
![]()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马英骥告诉记者:
瓦房店市近年来聚焦企业办事堵点难点,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在东北县域率先实现新开办企业4小时办结、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免费发放“新办企业大礼包”,真正实现企业“零成本开办”“开办即开业”。
同时,深化“政银合作”,将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授权至55个银行网点办理,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
聚焦为企业降本增效,省内首创轴承钢供销平台,率先推出以库存为抵押物的轴承钢集采模式,平均每月为企业节约成本300余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
马英骥坦言:
对标先进一流标准,瓦房店市仍需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益求精,继续下大力气、啃硬骨头,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目前,瓦房店市部分行业监管方式包容审慎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执行等领域与企业期望还有差距;同时,要素配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够高,轴承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引育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尚未解决,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对滞后。这些问题既是挑战,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重点。
![]()
鞠家田 摄
马英骥表示:
下一步,瓦房店市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围绕产业全发展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在打造政策、市场、政务、信用和人文“五大环境”上精准发力,让“投资瓦房店、万事皆如意”成为城市新名片。
要全面推进营商环境6.0版改革,聚焦企业从设立到退出全流程,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探索“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和智慧政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智能服务”升级。
要建立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聚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分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搭建“政企银学”对接平台,精准破解企业技术、融资、人才难题,壮大区域产业发展动能。
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构建“调解优先、仲裁衔接、诉讼保障”的分层解纷体系,同时推行“线上诉讼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要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建立“要素保障会商”制度,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变“撒胡椒面”式分配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靶向供给,实现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的转变,全力保障好企业、项目发展所需的土地、资金和人才需要,全方位践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理念,让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
受访单位提供
马英骥说: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瓦房店市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政策集成优化、创新突破,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瓦房店力量。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歆玥
编辑:徐琳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秋菊
主编:李元臣
监制:穆军、高忠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