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北京,外交节奏快得像春运抢票窗口。
挪威外长到了,西班牙国王也下了舷梯,泰国国王紧随其后,一架架专机像候鸟一样飞抵中国。
![]()
西班牙国王访华
而在这一波外交热潮中,有一个国家显得格外“用力”,不仅排队排得急,说话也变得客气不少——加拿大。
这个五年前还对中国“背后捅刀”的国家,现在突然满脸诚意地说想“重启关系”。
一句“过去的事翻篇吧”,真能当作通行证吗?
密集外交季里,加拿大的步伐快得有点“着急”
2025年11月,北京迎来了一波“外交高峰”,从挪威外交大臣到西班牙国王,从东南亚到拉美,领导人们一程接一程地走进人民大会堂。
![]()
外交礼宾车队穿梭不息,人民大会堂的红毯几乎没空过场。而其中,最积极的当属加拿大。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从2025年6月起,中加总理六年来首次通话,紧接着在纽约有了面对面会晤。10月,加拿大外长阿南德正式访华;11月的APEC峰会上,中加元首再度会谈。
两国高层互动之频密,几乎让人以为是节前赶进度。
加拿大农业部长麦克唐纳在访华结束后直言:“现在已不是2018年。”
![]()
加农业和农业食品部长麦克唐纳
这话说得挺直白,背后却藏着一个尴尬前史——2018年,加拿大在美国要求下,拘押了一位中国高管,一下子让中加关系跌到了冰点。那时候的“刀”捅得太深,现在想轻描淡写地说一句“翻篇”,恐怕没那么容易。
而且,不管加拿大怎么“示好”,中国方面的回应始终冷静克制。外交部长王毅在通话中明确表态:中加关系重要拐点已至,但改善关系要靠行动,不是靠嘴。
意思很清楚——你说得好听不算数,得看你怎么做。
![]()
这场外交互动看似热络,实则像一场带着旧账的谈判。加拿大话说得甜,但账本上那笔“2018年的债”,中国没忘。
加拿大的“回头转身”,到底是觉醒,还是自救?
要说加拿大这波“热情”,其实也不难理解。在中加关系的“冷战”期间,加拿大受到的经济冲击可不轻。2024年中加贸易额达到930亿美元,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在2018年后,加拿大对华出口遭到重创,尤其是油菜籽和猪肉等农产品,直接被中国市场“关了门”。
![]()
而就在这几年,加拿大的“老大哥”美国也不给面子。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加拿大的态度变得“冷若冰霜”。
卡尼总理本想借APEC之机与特朗普会晤,结果被晾在一边。加拿大国内媒体炸了锅:我们在美国这边也不受待见,难道要一直靠一个不靠谱的盟友过日子?
这时候,“回头看看中国”就成了一个现实选项。一是因为中国市场够大,二是因为中国游客、投资者、留学生带来的经济机会实在太诱人。
2025年中国恢复赴加团队游,预计将带动数十亿美元的消费和就业。卡尼政府当然不傻,这种“能回血”的机会,谁都不会轻易放过。
![]()
所以说,加拿大的“诚意”并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觉悟,而是一种被现实敲了几记闷棍之后的本能反应。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美国那里吃了闭门羹,可能这份“重启热情”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翻篇”不是嘴上说说,信任可不是一次性用品
中加关系的核心障碍,从来不是“经贸数据”,而是“信任赤字”。
2018年那场风波,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中国公民,手段激烈、程序粗暴。
那不是一次外交失误,而是一种立场问题。一旦一个国家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他国阵营、对曾经的伙伴下手,那么后续的每一次互动,都会笼罩在“你会不会再来一次”的阴影之下。
![]()
更关键的是,加拿大并没有真正反思这件事的严重性。说要“重启关系”的同时,并没有就当年事件作出任何实质性的交代或道歉。
中方在多次接触中也明确表示:信任一旦破裂,就很难重建。合作可以谈,但底线不能模糊。
而加拿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做错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它太依赖美国。
从安全到外交,从政策制定到产业链协作,加拿大在很多时候更像是“美国的延伸”,而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
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加拿大对华政策始终存在不确定性。
一旦中加关系稍有缓和,美方一个电话,加拿大可能又要“变脸”。这就是中方最担心的——不是怕你说错话,而是怕你说了也不算。
所以,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清晰:我们欢迎合作,但希望你先证明自己可以做一个有独立判断的合作伙伴。
这种判断不是靠演讲稿写出来的,而是要在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不随波逐流。
否则,中加关系就像一条修了又塌的桥,每次走得不远就要返工。
![]()
合作的门是开着的,但诚意是通行证,不是借口
加拿大现在最想做的,是重拾过去的市场、订单和信任。但它也必须知道,时代已经变了,规则也在变。
中国不再是那个在外交场上“逆来顺受”的角色,更不愿再被动承担他国政策反复带来的代价。
![]()
中方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信、尊重底线的合作对象,而不是一个遇事就看别人的脸色、风一吹就变向的“墙头草”。
加拿大说“现在不是2018年了”,这话不错。但中国也不是当年那个“容忍度满格”的中国了。
如果加拿大真的想让对华关系“翻篇”,那就要拿出真章来。这包括在关键议题上表态清晰,在制度安排上保证独立,在涉华事务上不再做“传声筒”,更不要想着打“擦边球”。
![]()
中国当然愿意合作,也一直欢迎真诚的朋友。但如果连过去的“刀”还没从背上拔出来,就想重新握手,那只会让人觉得这手还藏着什么。
眼下的中加关系,像是一场刚刚开始重写剧本的舞台剧。演员都在场,道具也备齐了,但剧情怎么走,还得看导演的选择。
加拿大愿不愿意放下旧剧本,重新以一个真正独立的角色登场?
![]()
中国不会拒绝合作,但更不会忘记教训。
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之上,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利益计算。
是继续当“美国的影子”,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行为体?加拿大的选择,决定了它的未来,也决定了中加关系能走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