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二学生看着月考排名,心里总犯嘀咕:“我这成绩怕是没救了,高二成绩不好已成定局吧?” 其实真不是这样 —— 高二只是高中知识的 “中转站”,不是“终点站”,很多人觉得成绩定型,不过是被“跟不上”的焦虑困住了,没找对能落地的补弱方法。只要别瞎慌、别乱赶,用对简单的笨办法,哪怕现在分数低,到高三也能慢慢追上来。
先说说大家总陷进去的“假努力” 误区,这些坑不避开,再忙活也没用。
第一个误区是“破罐子破摔”,觉得“反正高二都这样了,高三也没戏”,上课要么睡觉要么走神,作业抄同学的,结果越落越多。其实高二的知识比如数学的导数、物理的电磁学,都是高三复习的重点,现在放弃,等于把高三的“地基”挖空了。
第二个误区是 “盲目刷难题”,有人觉得“成绩差是因为难题不会”,天天抱着压轴题啃,结果基础题还是错一片。比如数学考函数,连“求定义域”“判断单调性” 这些基础题都错,却硬要攻“导数证明不等式” 的难题,最后既浪费时间,又没提分。
第三个误区是“忽略课本”,总觉得课本太简单,不如辅导书有用,其实课本上的例题、课后题才是基础的核心。比如化学的元素周期律,课本上的表格、例题讲透了“同周期、同主族性质变化规律”,很多人跳过课本直接看辅导书,结果连“钠和水反应的现象”都记混,基础怎么能牢?
再给三个能直接上手的办法,不用熬夜、不用拼天赋,只要踏实做,就能看到变化。第一个是“抓课本基础,每天花20分钟‘啃例题’”。比如数学,每天找课本上1道例题,不是看一遍就过,而是合上书自己重做一遍,卡壳的地方标出来,第二天问老师或同学。比如学立体几何时,课本上“证明线面垂直”的例题,先自己想“需要找几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再对照课本看步骤,搞懂“为什么要找这两条直线”,比刷10道偏题有用。语文、英语也一样,课本上的文言文、单词表,每天背5个实词、10个单词,比抱着厚厚的单词书瞎背强。第二个是“错题只改‘基础题’,难题先放一放”。每次考完试,把错题里“简单题”“中档题”挑出来改,比如数学选择前8题、填空前 3 题,物理大题第一问,这些题占分近 60%,先把这些分拿到手。改错题时别只抄答案,要写 “错因”:是公式记错了?还是步骤漏了?比如数学算错二次函数最值,就在错题旁写“错因:配方时漏了常数项,正确公式:y=ax²+bx+c的最值是(4ac-b²)/4a”,下次再碰到就不容易错。第三个是“每天30分钟补弱科,不贪多”。比如英语弱,就每天花30分钟做1篇阅读理解,先读题干圈关键词,再回原文找答案,做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抄在小本子上,课间翻一翻;比如化学弱,就每天看1个课本上的实验视频(学校多媒体或官方教育平台上有),记住“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比死记硬背实验报告管用。
其实高二成绩不好真不是定局,很多高三逆袭的学生,高二时分数也不高,关键是他们没被焦虑困住,而是盯着“基础”一点点补。别总想着“我要一下子追上别人”,每天把课本例题搞懂、把基础错题改对、给弱科留30分钟,慢慢积累下来,到高三一轮复习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跟上节奏了。
关于高二成绩不好已成定局,相信大家已经有答案了,最后再说一下,孩子的学习就跟我们的工作一样,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做学习规划和指导是宜早不宜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