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钓鲫,打窝是关键,可很多钓友明明打了窝,等了2-3小时还是没鱼星,要么就是只来几条小鲫鱼,大板鲫根本不来,这就是“打窝不发窝”。很多人觉得是窝料不好,换了贵的窝料还是没用,其实问题不是窝料,而是开窝料的水——冬天用冷水开窝料,窝料的味型释放慢,鲫鱼闻不到,自然不来;如果用温水开窝料,诱鱼速度能快一倍,半天就能聚满鱼。今天就给大家讲“温水开窝料”的具体方法,包括温水温度、窝料搭配、开料技巧,学会了冬天打窝再也不怕不发窝。
先说说为啥温水开窝料诱鱼快。冬天水温低,冷水开窝料时,窝料里的氨基酸、腥香成分释放速度特别慢,比如酒米里的酒味、商品饵里的香精,在冷水中要 2-3 小时才能扩散到周围 1 米的范围,鲫鱼要很久才能闻到;而温水能激活窝料里的这些成分,让味型释放速度加快,比如 30-40℃的温水,能让窝料的味型在 1 小时内扩散到周围 1.5 米的范围,鲫鱼闻到味就会更快过来。而且温水开的窝料更松软,鲫鱼吃起来更方便,冬天鲫鱼嘴张得小,硬邦邦的窝料(冷水开的窝料容易变硬)它吃不动,自然不会留在窝点。
很多人担心温水会破坏窝料的成分,比如把酒米煮烂、把商品饵烫坏,其实只要控制好温水的温度,不仅不会破坏,还能让窝料的效果更好。下面就分 “窝料类型”,给大家讲不同窝料的温水开料方法。
第一种:酒米 + 商品饵窝料,最常用的温水开料方法
酒米是冬天钓鲫的核心窝料,商品饵能增加窝料的香味和雾化,两者搭配效果最好,用温水开这种窝料,诱鱼速度比冷水快一倍。
具体做法:
- 准备材料:酒米(50 克,最好是发酵过的酒米,味更浓)、腥型商品饵(30 克,比如九一八腥版、蓝鲫腥香)、温水(30-35℃,大概是手摸起来不烫,有点温的感觉)、容器(塑料盆或保鲜盒)。
- 混合窝料:先把酒米倒进容器里,然后倒入 10 毫升温水,用手搅拌一下,让酒米均匀吸收温水,静置 5 分钟。为什么先泡酒米?因为酒米比较干,需要先吸收水分,不然后面加商品饵会不均匀。
- 加商品饵和温水:把 30 克商品饵倒进容器里,和酒米混合均匀,然后慢慢加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窝料能用手捏成团,不松散、不粘手为止。这里要注意,温水的量大概是 20-25 毫升,比冷水开料少 10%,因为温水的吸收速度快,加太多水会让窝料太稀,捏不成团。
- 静置醒料:搅拌好的窝料放在容器里,盖上盖子,静置 10 分钟,让商品饵充分吸收水分,变得松软。醒料的时间不能太长,冬天 10 分钟足够,太长的话窝料会变质,尤其是在温度稍高的地方。
这种窝料的优势是 “味型浓、雾化好”,温水让酒米的酒味和商品饵的腥香味充分释放,鲫鱼闻到后会快速进窝。我上次在野塘钓鲫,用冷水开这种窝料,等了 2 小时才来鱼,换了温水开的,不到 1 小时就有鱼星,而且来的都是 2-3 两的大板鲫,窝料能留住鱼 2-3 小时,中间补一次窝就行。
注意事项:
- 温水别太烫,超过 40℃会把商品饵里的拉丝粉烫坏,导致窝料不雾化,变成一团死面,鲫鱼根本不吃;低于 30℃的话,效果和冷水差不多,味型释放慢。
- 商品饵别加太多,30 克足够,太多的话商品饵会盖住酒米的味,鲫鱼更喜欢酒米的天然香味,商品饵只是辅助。
- 窝料捏成团时别太用力,轻轻捏就行,太用力会把窝料捏实,雾化不好,诱鱼慢;捏成鸡蛋大小的团,抛到窝点,入水后会慢慢散开,形成雾化带。
第二种:玉米 + 麦粒窝料,针对大板鲫的温水开料方法
玉米和麦粒是天然窝料,大板鲫特别喜欢,冬天用温水泡玉米麦粒,能让它们变软,释放出天然的香味,比冷水泡的更容易吸引大板鲫。
具体做法:
- 准备材料:干玉米(30 克,选颗粒饱满的)、干麦粒(20 克)、温水(35-40℃,手摸起来有点烫,但能忍受的温度)、红糖(5 克,增加甜味,鲫鱼喜欢)、容器(带盖子的保温杯或塑料瓶)。
- 泡玉米麦粒:把玉米和麦粒倒进容器里,加入 5 克红糖,然后倒入温水,温水要没过玉米麦粒 2 厘米,盖上盖子,静置 2 小时。为什么用保温杯?因为保温杯能保持温度,让温水一直处于 35-40℃,玉米麦粒吸收水分更快,2 小时就能泡软;如果用普通塑料瓶,温水会很快变凉,需要泡 4-5 小时。
- 沥干水分:2 小时后,把玉米麦粒捞出来,沥干多余的水分,不能太湿,不然抛窝时会散掉。如果想让味型更浓,可以加 5 毫升曲酒,搅拌均匀,曲酒的香味能让大板鲫更兴奋。
这种窝料适合钓半斤以上的大板鲫,温水泡软的玉米麦粒,大板鲫能轻松咬碎,而且天然的香味不会让它警惕。我去年冬天在水库钓鲫,用冷水泡的玉米麦粒,等了 3 小时才来一条大板鲫,换了温水泡的,1.5 小时就来鱼,一天钓了 3 条半斤以上的大板鲫,效果特别好。
注意事项:
- 玉米麦粒别泡太久,2 小时足够,泡太久会煮烂(虽然是温水,但长时间泡也会让颗粒变软),变成糊状,大板鲫不爱吃;如果玉米麦粒比较硬,可以适当延长 1 小时,但不能超过 3 小时。
- 红糖别加太多,5 克足够,太多的话甜味太浓,会吸引小杂鱼,反而影响大板鲫进窝。
- 抛窝时用打窝器,把玉米麦粒准确送到窝点,别用手抛,手抛容易散,而且会惊鱼,冬天鲫鱼胆小,惊鱼后就不会再来窝点了。
第三种:红虫 + 酒米窝料,针对鱼口极轻的温水开料方法
冬天鱼口极轻的时候,用红虫做窝料效果最好,红虫是活饵,能动态吸引鲫鱼,搭配温水泡的酒米,诱鱼速度更快。
具体做法:
- 准备材料:活红虫(20 克,选鲜活的,别用死红虫)、酒米(30 克)、温水(30℃)、纱布袋(小号,透气性好的)。
- 泡酒米:把 30 克酒米倒进小碗里,加入 10 毫升温水,泡 5 分钟,让酒米吸收水分,变软。
- 装红虫酒米:把泡好的酒米倒进纱布袋里,然后把 20 克活红虫也放进纱布袋,轻轻捏一下纱布袋,让酒米和红虫混合均匀,然后把纱布袋的口系好,留一根绳子(方便后面提窝)。
- 打窝:把纱布袋抛到窝点,绳子留在岸边,方便后面补窝或提起来查看红虫的情况。如果红虫死了,可以换一批新的红虫进去,保证窝料的活性。
这种窝料的优势是 “活饵动态诱鱼”,温水泡的酒米释放香味,红虫在纱布袋里活动,鲫鱼看到活饵会快速进窝,而且红虫能让鲫鱼留在窝点吃,不会很快离开。我在鱼口极轻的情况下(水温 3℃左右),用这种窝料,不到 40 分钟就有鱼星,提竿就能钓到鲫鱼,比用其他窝料效果好太多。
注意事项:
- 红虫别用温水泡,直接用活的,温水会把红虫烫死,失去动态诱鱼的效果;酒米用温水泡,红虫直接和酒米混合就行。
- 纱布袋的孔别太大,不然红虫会跑出来,也别太小,不然鲫鱼吃不到红虫,孔的大小以红虫不会跑出来,鲫鱼能吃到为准(大概是 1 毫米的孔)。
- 补窝时别直接加新窝料,把纱布袋提起来,加一点泡好的酒米和新红虫,再抛回窝点,避免惊鱼。
除了以上三种窝料,还有一个 “温水开窝料的通用技巧”:不管开哪种窝料,都要 “现开现用”,冬天窝料开了之后容易变质,尤其是用温水开的,放久了会有异味,鲫鱼不会来;而且现开的窝料最松软,雾化最好,诱鱼效果最佳。
另外,打窝的方法也很重要,冬天打窝要 “少量多次”,第一次打 1-2 个鸡蛋大小的窝料团,等 1 小时后如果有鱼星,就补半个团,没有鱼星就再补 1 个团,别一次打太多,太多的话鲫鱼会只吃窝料不吃钩。而且要多打几个窝点(3-4 个),冬天鲫鱼分布不均匀,多打几个窝点能提高中鱼率,哪个窝点有鱼星就钓哪个。
最后再总结一下,冬天打窝不发窝,别先怪窝料,试试用温水开窝料,控制好温度(30-40℃),根据目标鱼选择窝料搭配,现开现用,少量多次打窝,诱鱼速度肯定能快一倍。你冬天打窝遇到过不发窝的情况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