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已经拿出家里的取暖设备。这个时候才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油汀”,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
即便在没有暖气的地区,人们也更倾向于其他类型的电取暖设备。“油汀”之所以会慢慢变得无人问津,主要是因为这4个问题,实在让人头疼!
![]()
一、 能耗过高,电费负担重
油汀最为人诟病的一点,那就是其惊人的耗电量。
它的功率普遍在1500瓦到3500瓦之间,主流机型多在2000瓦至3000瓦。我们以一台2500瓦的油汀为例:运行一小时,就需要消耗2.5度电;倘若连续工作一整夜(按8小时计算),耗电量将高达19度。这耗电量,比很多空调还要高,是不折不扣的“电老虎”。
![]()
或许,有人会提到同样高功率的电热水器,但两者工作模式截然不同。
电热水器通常只在加热阶段耗电,水热后便会进入保温状态,耗电极低。而油汀则不同,只要接通电源,它就在持续消耗电能。
即便部分型号配备了温控器,能在达到设定温度后暂时停止工作,但这种间歇通常非常短暂,最多十几分钟后便会重新启动。因此,所谓的省电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
![]()
二、 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对于长期使用过油汀的用户而言,其安全方面的体验着实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坚硬锐利的边角:
油汀外观虽模仿水暖暖气片,但其散热片实际上要单薄许多。尤其是边角处既薄又硬,犹如未开刃的刀背。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慎撞上,膝盖极易被划伤出血,对于家中的老人和儿童,风险则更大。
![]()
2、表面温度高:
油汀是通过本身散发的热量来取暖,在工作时,整个机身会变得非常烫手,如同烧红的炭块。一不小心碰上了,很容易被烫伤。
相比之下,现代许多电暖设备都配备了高温保护设计,能做到内部发热而外壳温度适宜。油汀这种整体高温的特性,意味着如果在睡眠中无意碰到,极易导致皮肤烫伤起泡。
![]()
3、对电路要求苛刻:
根据国家标准,功率超过2000瓦的电器必须使用16安培的大三脚插头。
然而,普通家庭中为此预留的专用插座并不多。因此,许多用户不得不自行更换插头,或者通过转换插排来连接普通插座。
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超负荷运行的风险,严重违背安全用电规范,是潜在的火灾隐患。
![]()
三、 加热速度缓慢,难以满足即时需求
在寒冷的冬天从室外归来,谁都希望立刻感受到温暖。
但如果家中只有油汀,恐怕您还得再忍耐一会儿。通常开启10分钟后,才能勉强触摸到其表面的热量;运行15分钟,室内温度才开始略有回升;想让整个房间温暖到可以只穿单衣的程度,至少需要等待半小时以上。
![]()
这种缓慢的升温速度,显然无法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如果您只有一小时在家的短暂休息时间,难道要花掉其中一半来等待房间变暖吗?
正因如此,如今流行的取暖设备大多融入了强制对流技术(如内置风扇),通过主动送风来加速热空气循环,从而实现了快速升温。
![]()
四、 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又收纳不便
油汀的供暖能力,和它的功率、体积直接相关,每10㎡的空间需要配备约1500瓦的油汀。
这意味着,一台常见的2500瓦油汀,仅能勉强满足一个卧室的取暖需求。如果想在客厅使用,则需3000瓦以上的型号,这不仅对电费和电路是更大的考验,其体积也必然更加庞大。
![]()
庞大的体积,随之带来了收纳难题。油汀作为一种季节性产品,每年实际使用时间不过三四个月。
在闲置期间,收起来也只能倚靠墙角放置,不仅占据着宝贵的居住空间,还容易落粉尘。反观其他取暖设备,如空调兼具制冷制热、小太阳体积小巧、踢脚线电暖气可分段拆卸存放,在空间利用上都显得更为灵活和高效。
![]()
文末总结
综上所述,油汀在能耗、安全、效率及空间利用方面的固有短板,使其在如今选择众多的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这也就是它为何慢慢淡出我们视线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