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消费品牌的世界里,最令人唏嘘的并非争议四起,而是无人问津。当年轻群体用“疯狂星期四”作为网络梗,将“麦门永存”挂在嘴边时,汉堡王却在社交平台上悄然无声,仿佛被遗忘在热闹之外。
2. 数据揭示了这一落差:截至当前统计,麦当劳与肯德基在小红书平台分别坐拥79.1万和58.7万名粉丝,而汉堡王的追随者仅有2.6万人,甚至不足赛百味4.9万粉丝的一半,存在感微弱。
3. 这种沉寂正迎来转折点。2025年11月10日,汉堡王母公司RBI集团宣布与中国私募股权机构CPE源峰达成战略联盟,双方共同组建全新实体——“汉堡王中国”。其中,CPE源峰持股约83%,RBI保留约17%权益,标志着外资主导模式的终结与本土化运营的全面开启。
![]()
迟到的玩家
4. 2005年,汉堡王首次登陆中国大陆,在上海静安寺旁一栋洋房内开出首店,主打“火烤纯牛肉”的工艺理念,试图以更具质感的快餐形象切入市场。
5. 起步姿态虽高,但步伐明显滞后。
6. 当肯德基早在1987年便进驻北京前门,三年后麦当劳在深圳开设首家门店之时,汉堡王直到十五年后才姗姗来迟,错失了消费者认知建立的关键窗口期。
7. 此后的七年中,这个比麦当劳早两年诞生于全球舞台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仅布局52家门店,彻底错过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迅猛的餐饮消费启蒙阶段。
8. 直至2012年,汉堡王将中国业务交由土耳其特许经营商TFI集团代理,开启规模化加盟扩张之路。到2018年,全国门店数量突破千家大关。
9. 然而高速拓店背后隐藏着隐患:品控松散、选址趋同、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逐渐暴露。最终在2025年2月,RBI重新收回中国区近100%控股权,为此前的发展策略按下暂停键。
![]()
尴尬的现状
10. 对比同业,汉堡王在中国的表现显得尤为低迷。
11. 截至今年9月,其国内门店总数约为1300家,而肯德基已拥有11648家门店,麦当劳也超过7000家,体量差距悬殊。
12. 在炸鸡汉堡品类排名中,汉堡王位列第12位,不仅落后于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劲旅,甚至被享哆味等新兴品牌超越。
13. 更严峻的是单店营收能力。根据RBI年报披露,汉堡王中国门店平均年销售额仅为40万美元左右,法国同类门店则高达380万美元,韩国市场也有120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一家店全年收入尚不及法国门店一个月的业绩。
![]()
洋品牌困境
14. 汉堡王的处境并非孤例。曾几何时,“洋品牌”意味着品质保障与生活方式引领;如今,这些国际面孔正面临信任稀释与价值重构的双重压力。
15. 新一代消费者对舶来品的态度趋于理性,逐步完成“祛魅”过程。
16. Z世代注重个性表达与性价比平衡,热衷寻找优质“平替”。调查显示,85%的年轻人接受的快餐价格上限不超过30元,其中43.7%的心理预算控制在20元以内。
17. 另一大症结在于本土融合不足。
18. 汉堡王坚持使用火焰烘烤技术,强调烟熏焦香风味,但在部分中国食客眼中,这种口感偏干偏硬,难以适配本地饮食习惯。后期虽尝试模仿对手推出牛腩笋椒堡、猪肘堡等中式单品,却反而模糊了自身特色,陷入同质化泥潭。
19. 反观肯德基,则早早洞察本土需求。自2002年推出老北京鸡肉卷起,陆续上线豆浆、饭团、油条等早餐组合,彻底打破“西式快餐”的边界。正是这份不拘一格的改造力,让它牢牢锁住中国消费者的胃。
![]()
资本的新局
20. 面对困局,汉堡王选择了与同行一致的战略路径——引入中国资本,加速本土化进程。
21. 从百胜中国的独立上市,到金拱门的成立,再到星巴克中国的合资重组,越来越多外资餐饮巨头开始让渡部分控制权,拥抱本土资源。
22. 2016年,美国百胜集团完成百胜中国分拆并在纽交所独立挂牌;次年,麦当劳将其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80%股权出售给由中信牵头的财团,新设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23. 不久前,星巴克中国亦官宣与博裕资本合作,后者将获得合资公司最多60%股权,开启新一轮本土深耕。
![]()
24. 此次接手汉堡王中国的CPE源峰,是一家根植中国、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长期聚焦连锁消费赛道,曾成功投资蜜雪冰城、爱尔眼科、泡泡玛特等行业标杆项目。
25. 根据协议内容,CPE源峰将先行注入3.5亿美元初始资金,用于系统升级、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建设。
26. 双方设定目标:在未来十年内,将汉堡王中国门店数从目前约1250家扩展至4000家以上,实现三倍增长。
未来的挑战
27. 尽管获得资本加持,汉堡王仍需跨越多重障碍才能真正扭转颓势。
28. 首要难题是市场竞争白热化。
29. 麦当劳计划年内新增千家门店,肯德基预计净增1600至1800家,扩张节奏持续提速。与此同时,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凭借极致性价比与灵活供应链迅速渗透下沉市场,挤压外资品牌的生存空间。
30. 其次是健康消费趋势的崛起。
31. “低卡”“少盐”“营养透明”已成为主流诉求。麦当劳顺势推出六款“500大卡套餐”,赛百味也在全国超700家门店上线“237能量碗”,精准响应轻负担饮食潮流。
32. 此外,数字化能力成为决胜关键。
33. 麦当劳中国会员体系已积累超3.5亿用户,超过九成交易来自线上订单。反观汉堡王,过去长期依赖堂食场景,数字基建相对薄弱,直至近期才加快小程序、外卖联动与私域流量布局,补足短板。
![]()
结语
34. 2025年的中国快餐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麦当劳加码千店扩张,肯德基冲刺年度净增1800家,赛百味也规划未来每年新开500至1000家门店,一场“开店竞赛”已然打响。
35. 刚刚完成控制权移交的汉堡王中国,能否借此次资本重组实现逆袭,仍是未知之数。
36. 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片既复杂又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唯有真正理解中国人口味偏好、适应中国市场节奏、讲好本土化故事的品牌,才能在“国际标准”与“中国速度”的碰撞中,重新锚定属于自己的增长坐标。
![]()
信源来自:杭州网消费2025-8-21Z世代“快餐江湖”
![]()
DoNews2025-11-10《餐饮行业季度观察报告(2025年Q3)》发布
![]()
齐鲁晚报壹点调查|从肯德基到汉堡王,洋快餐为何纷纷牵手“中国合伙人”
![]()
外媒报道截图
![]()
![]()
卖身中国资本,汉堡王交出控股权,新东家10年冲4000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