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哈~
孩子们的笑声,也太有穿透力了吧!
从校门口10米开外就飘过来,夹杂着惊叹声,像一首欢闹又动人的歌。
这么热闹,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到底有谁在啊?
定睛一看,竟是齐天大圣和大黄蜂!
两位机甲人足足有3米高,化身成“门神”,一大早站在校门口和孩子们挨个儿握手。
这阵仗科技感爆棚,瞬间把科技嘉年华的氛围感拉满!
![]()
恰逢橙黄橘绿、万物丰盈的好时节,坐落在西山浅山区的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以下简称“人石”),周边原生森林覆盖率高达98.5%,负氧离子满满,天然释放着更多快乐因子。
孩子们置身其中,加上嘎嘎香的科技节活动,一个个简直乐疯了。
这场科技嘉年华,既是石景山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的生动实践,也是“科幻之城”育人价值的鲜活体现。
石景山教委副主任刘永奇在活动中勉励学生:
从课堂走到科学实践当中,一方面要好好体验它带来的欢乐,另一方面也要思考用到了哪些所学知识,带着问题回家去探究。
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公办校,人石近年来呈现出高位上升的发展态势。这所由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承办的学校,正全力营造“人人参与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区域“科学教育”品牌。
校园里那一抹醒目的红白校服,以及深植于血脉的“人附基因”,都是人石的底气所在。它的一举一动,也始终备受京城西部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与期待。
![]()
01
玩嗨了,也学通了!
孩子们别提玩得有多嗨了!
32个科技体验项目,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好奇的小脑袋。
脚边的机器狗在操控下转圈卖萌;宇树机器人迈开长腿“嗖”地跑过;远处的AI数字人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耳边钻进弓弦拉动金属薄片的振动声,克拉尼图案在眼前变幻;还有几个孩子把动感单车蹬得呼呼生风,比一比靠摩擦发电的小赛车,谁的跑得更快。
AI造梦机前围着一群小姑娘,按下快门,独一无二的造型美美出炉;各种VR项目像一扇扇“任意门”,带着小男生们,瞬间穿越到沙漠、雪山和浩瀚太空。
更神奇的是苹果MR混合现实体验。戴上魔法眼镜,女娲在你面前补天;攥紧拳头,蝴蝶与雪花随之飞舞。
当传统文化遇上科技狠活,孩子们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增进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
![]()
![]()
![]()
![]()
走进篮球馆,顶着爆炸头的“科学博士”正在施放“魔法”。
火焰在他掌心起舞,孩子们在惊呼中认识了丁烷,也弄懂了火苗到底是上面烫还是下面烫。
铁锅拔河、空气炮、悬浮大师……每一个实验都像一场冒险,每一个“意料之外”都在悄悄点燃科学兴趣。
探索低温世界时,“科学博士”一边大嚼水果,一边口吐“仙气”。孩子们把手举得老高,争着感受零下195度液态氮的神奇效果。
一位1+3项目班的女生笑着分享:
“吃到嘴里有点甜,有点粘牙,还得快速嚼,不然冻舌头!”
![]()
![]()
![]()
说句实在话,科学课不好上。
知识点又多又杂,从分子、原子、电子,到细胞、微生物,再到地球系统、物质变化,囊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孩子很难真正爱上科学。
但今天,在这座“科创探索乐园”里,抽象的概念活了起来,动手实践成了最好的老师。
玩有所得、学有所乐——这才是科学教育该有的样子!
![]()
02
是玩家,更是主角!
热闹的嘉年华中,有一群身影格外亮眼——
近70名来自机器人、航模、编程社团的学生志愿者,既是科学的体验者,也是科学精神的传递者。
VR云端吊桥的小志愿者格外辛苦,一趟趟搀扶着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万丈高空的同学平安“过桥”。
时空穿梭机旁的小志愿者自豪里带着点小失落:“看着其他同学玩得那么开心,我心里也痒痒的。”
这份小小的“牺牲”,让科学的快乐传递得更稳、更远。
![]()
这么多靠谱志愿者的涌现,离不开学校“筑基·赋能·育新”三级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的支撑,也离不开三大特色科技社团的长期培养。
机器人社团实施分阶培养:低年级从图形化编程入门,侧重逻辑启蒙与感知;中年级注重应用与迭代,动手学习机械搭建,迭代优化工程原型;高年级进行融合与创新,实现手动机械到智能系统的跨越,打造能够进行复杂任务的智能机器人。
航模社团聚焦航天、航空、航海等关键领域,从航海模型的水域操控,到航空航天模型的组装与调试,再到无人机的飞行技巧与编程应用,学生在大国重器的项目实践中培养工程思维,也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编程小达人社团强调玩中学、做中学,学生使用可视化图形、积木组合式的程序语言,自主创作动画、游戏、音乐等创意作品。
社团以“贯通培养、科技赋能”为路径,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搭建起适配、进阶的实践平台,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发展”,共同构筑起人石科技教育的亮眼名片。
近年来,学校获评“石景山区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在全球发明大会、全国航模竞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5人次、市级奖项近500人次,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专利。
![]()
03
是课堂,更是创造场!
如果说特色社团是实现学生科技素养成长的加速器,那么PBL项目式学习课程,就是面向所有孩子开放的创造场。
嘉年华活动的科技制作课上,一二年级的“小小平衡师”用纸板、吸管制作神奇的胡可滚轮;三四年级的“指尖星空”,用彩色黏土捏出太阳系行星,在创造中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秩序。
孩子们从被新奇的教具吸引,到主动思考和探究背后的科学奥秘。
![]()
![]()
越到高年级,挑战越带劲!
五六年级迎来“小球马拉松”,从蓝图到搭建,从故障到通关,靠的是团队协作。初中生则化身“航母建造工程师”,在复原“山东舰”的过程中,体会分工、协作、沟通的团队力量。
![]()
![]()
1+3项目班和高中的孩子们像工程师一般,用泡沫管、胶带为小钢珠搭建一座完整的过山车轨道。在测试与改进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等物理知识不再抽象,工程思维悄然生长。
![]()
![]()
解决“轨道怎么更稳”“小球为何卡住”这些真实问题时,学生不仅活用了知识,更锤炼了4C技能——合作、沟通、创新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作为北京最早深耕PBL的学校之一,十余年的探索积淀已成功注入人石课堂,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推手。

人石的科创之火越烧越旺,更让科技的种子在每一所成员校开出不一样的花。
据分管副校长介绍,人石自2019年牵头成立教育集团以来,始终秉持“一校一特色、六校共成长”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学科融合。
红旗小学以国防科技课程为引领,融合地域文化与生态理念,推进AI与多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炮厂小学构建“基础+拓展+特色”三级科学课程,打造全员参与的科技探索氛围;
电厂路小学以“互·动”教育为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场景式科学实践,推行“双师制”教学;
广宁村小学依托“嘉禾勤科”课程体系,融合劳动与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生态意识;
高井中学以“科创+文化”双品牌为特色,建设现代化科创空间,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未来,集团将把握石景山区作为“科学教育实验区”的机遇,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让先进经验辐射开来,真正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新格局。
正如分管副校长所言:
我们不仅是科技的体验者,更是创新的传承者。在这场“强国接力赛”中,每一位同学都是接棒人,每一位教师都是引路人。我们要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科技的力量,在团队协作中理解创新的价值,真正把“强国有我”的信念融入成长的每一步。
文 | 京教君
素材 | 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提供
1
1
![]()
![]()
![]()
![]()
![]()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