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我穿梭过许多城市的街巷,凌晨时分的骑手驿站往往藏着最真实的生活图景。一位师傅曾把手机递给我看社保缴费页面,月入六千,每月却要扣去近五百元,他抓了抓头发苦笑:“眼下顾不上养老,先得把日子撑住。”
这样的处境并非孤例。在全国2.4亿灵活就业者中,无论是送外卖的骑手、开网约车的司机,还是从事家政服务的阿姨,大多在“想参保却无门路”与“缴得起但压力大”的夹缝中徘徊。
2025年10月27日,美团宣布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所有骑手,消息瞬间引爆社交平台。平台终于要动真格地解决这一难题了吗?这项举措,究竟是为劳动者兜底的善举,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
社保困局难在哪
翻开《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可这条法规落到灵活就业群体身上,却成了一纸难以兑现的空文。
仅以美团为例,2024年全年平均每月有单骑手高达336万人,这个规模甚至超过了不少地级市的常住人口总量,而他们不过是全国灵活就业大军中的冰山一角。
![]()
骑手群体最大的困境在于“根”扎不下去。北京大学的一项调研数据清晰呈现:骑手平均在职时间约为半年,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平台工作不足六个月,更有31.7%计划在半年内退出行业。
我在苏州一家驿站见过一位来自河南的骑手师傅,上半年跑美团,下半年转投饿了么,冬天还要返乡待上两个月。他最头疼的问题是:社保到底该缴在苏州、郑州,还是老家?换城市后如何转移接续?
![]()
这种高频流动直接导致参保主体模糊、参保地难以确定,形成一个系统性难题。这不是单一企业能独立破解的,必须依赖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背后牵涉的是复杂的制度壁垒。
更现实的是收入的不确定性。骑手的月收入起伏剧烈,月入破万者寥寥,两千左右也大有人在。一项调查显示,若强制个人全额缴纳社保,23.5%的骑手明确表示不愿参与。
![]()
38.9%的骑手只愿拿出月收入的5%以下用于缴费,能够接受现行缴费比例的不足一成。对他们而言,未来几十年的养老金远不如眼前的房租、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来得紧迫。
每一分钱都从当下的收入里挤出来,家庭开支压得人喘不过气。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参保率。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设计方案已初现轮廓,政策春风已吹至行业边缘,但谁愿意率先迈出第一步?所有人皆在观望,直到美团的公告打破了沉默。
![]()
美团的补贴方案藏着多少诚意
2025年10月27日的官宣让美团成为舆论焦点。但鲜有人留意到,这并非一次临时起意的公关动作,而是历经三年布局的结果。
早在2022年7月,国家启动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时,美团便成为首批为骑手投保新型商业保险的平台之一。2025年2月,平台率先向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发放社保补贴。
![]()
同年4月,在部分城市开展养老保险补贴试点;直至10月,正式将该政策推广至全国所有骑手——无论全职或兼职,无论身处一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这套方案的核心规则简洁务实:
只要在过去六个月内有三个月的平台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标准,骑手即可自主选择购买养老保险,平台承担一半费用,且允许在工作地或户籍地参保。
![]()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按每月约300万名符合条件的骑手、人均补贴500元计算,美团每月需支出15亿元,全年至少投入180亿元。而美团2024年净利润为358.08亿元。
这意味着将近一半利润被用于骑手保障体系建设,其决心与投入力度显而易见。最关键的是,方案将选择权交还给骑手本人。不同于某些地区推行的强制参保模式,美团采用“自愿+支持”机制。
![]()
愿意参保的,平台帮你减轻负担;暂时不想缴的,也不会因此承受额外压力。此举避免了将社保变为变相的成本枷锁。不仅如此,美团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三层式保障体系。
基础层包含工伤险、意外伤害险以及特殊天气补贴——比如暴雨天每单额外奖励2元;进阶层涵盖大病互助基金、子女教育资助、职业技能转型培训等项目。
骑手患病可申请互助金,孩子上学能领取奖学金,若决定不再跑单,还可免费学习电工、汽修等实用技能。人文关怀层面,美团在全国设立了上千个“骑手之家”和休息驿站。
![]()
这些站点配备热水、微波炉、充电插座,彻底终结了骑手街头找水喝、路边热饭吃的窘境。这些细节,让保障不再是文件上的条文,而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温暖支撑。
为什么是补贴而非直接缴纳
政策公布后,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为何不直接由平台代缴,而选择发放补贴?这个问题的答案,需从骑手个体、平台运营和行业发展三个维度综合考量,甚至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
对骑手而言,自主参保比被动绑定更具灵活性。当前骑手流动性极高——今天在美团接单,明天可能加入饿了么,晚上还顺便跑个闪送任务。
倘若由某一家平台统一缴纳社保,一旦更换平台,社保关系衔接便会中断或受阻。此外,不同骑手的参保意愿差异显著:有人希望在务工城市参保,以便将来落户;有人则倾向回户籍地缴纳。
![]()
平台统一缴纳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而补贴模式赋予骑手更大自主空间,更契合灵活就业的本质特征。对平台来说,补贴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与维持商业模式可持续之间找到的最佳平衡点。
美国加州曾实施AB5法案,强制要求平台将零工劳动者视为正式员工并缴纳社保。初衷虽好,结果却引发强烈反弹。零工从业者普遍反对,因他们珍视工作的自由度,不愿被全职化束缚。
![]()
平台方面也难以承受巨额人力成本叠加社保支出的压力,Uber等公司一度陷入连年亏损,商业模式几近崩溃。这一教训表明:零工经济的保障路径不能简单复制传统雇佣模式。
必须探索一种多方共赢的新机制。美团的补贴策略既体现了责任担当,又未动摇其核心业务逻辑,具备长期执行的可能性。
![]()
从行业角度看,这种模式是现阶段可行的过渡方案,同时也是在为制度完善探路。骑手社保的根本障碍——如参保地认定、跨平台转移、弹性缴费比例等问题——仍需政府主导解决。
例如社保转移接续流程,目前各省之间尚未完全打通,部分地区仍需线下办理,骑手往往抽不出时间专门跑手续。平台通过补贴吸引骑手进入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在倒逼相关部门加快改革步伐。
![]()
这种“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或许比单纯等待顶层设计更为有效。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关键作用:参保意识的培育。
长期以来,许多骑手认为养老是几十年后的事,缺乏紧迫感,参保积极性不高。美团用真金白银的补贴,实质上是在撬动观念转变。
哪怕当下仍未参保,也会开始思考未来的保障安排。这种认知升级,比起一次性缴费更具长远价值,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灵活就业群体的参保困局。
![]()
保障之路
美团此次举措,表面聚焦于骑手群体的养老保障,实则为全国2.4亿灵活就业者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样板。外卖骑手作为数量庞大、流动性强、保障需求突出的典型代表。
一旦在此类群体中验证成功,其经验便可延伸至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家政服务员等多个相关职业领域。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确立了“政府引导、平台主导、个人自愿”的三方协作框架。
![]()
政府负责制定方向与政策支持,平台依托技术能力和资金优势搭建服务体系,个人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参与。这种方式规避了政府大包大揽带来的效率低下,也防止了平台放任不管导致的权益缺失。
以职业转型培训为例,美团联合地方职业院校开设定向课程,政府给予资质认证与资源配套,骑手可免费学习新技能。这不仅缓解了从业者的转型焦虑,也为社会输送了急需的技术型劳动力。
结语
更重要的是,这一实践让灵活就业者的职业尊严得到了正视。过去人们提到外卖骑手,常常联想到辛苦、不稳定、临时性强。但随着社保、培训、关怀体系逐步建立,这种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如今的骑手不再只是奔波在路上的“临时工”,而是拥有基本保障、具备成长通道的现代蓝领劳动者。当每一位为生活奋斗的人都能被制度之光照亮,我们的经济增长才真正有了根基,城市运转才更具人情温度。
这,或许正是美团这步棋背后最深远的社会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