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江苏无锡男子因嘴里叼牙线棒开车被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当事人疑惑自己“全程双手握盘、目视前方”,为何仍收到警告处罚。记者发现,对于“驾车时嘴里叼东西”是否违法,不同地区的执法标准存在差异,而法律专家指出,其背后核心是法律对“分心驾驶”的界定。
![]()
图片来源:问政江苏
事件回顾——
开车叼牙线棒被罚,司机表示不解
据当事人反映,今年8月25日,他在驾车途中因觉得无聊,将一支牙线棒叼在嘴里。当车辆行驶至市区一右转车道时,被交通摄像头抓拍,次日便收到了“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警告处罚。
“我全程两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完全正常驾驶,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该男子对处罚表示不解,并在“交管12123”APP上进行了咨询。平台管理员回复称:“嘴里叼牙线棒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
官方回应——
无锡确认会处罚,且不可申诉
另有城市称暂无相关标准
2025年11月12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联系江苏省无锡市12123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叼牙签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电子抓拍会被录入。”并进一步解释,“开车时不能抽烟、叼牙签或吃东西,这些妨碍安全驾驶、文明行为的,都不要做。”当被问及是否能申诉时,对方表示“申诉不了”。
随后,记者随机联系了几个城市的12123热线及当地交警法规科,其均称:目前仅对“手持手机或双手离开方向盘”进行抓拍和处罚,吃东西等行为不会被拍。
法律依据——
概括性条款下的执法裁量权
律师表示,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并未具体列举“叼牙签”等行为,但其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一概括性条款赋予了交管部门相应的自由裁量权。
![]()
实践中,执法逻辑的核心并非针对特定物品,而是行为是否实质导致了“分心”。任何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安全操控的行为,都可能落入监管范围。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