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制导炸弹是1991年海湾战争中打出名气的“新式”武器之一。而一个大国拥有多少激光制导炸弹,尤其是重型激光制导炸弹,就是大规模战争潜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俄乌马上就要打到第4个年头,但是激光制导炸弹的使用仍然凤毛麟角。其中一方是干脆无法生产,完全靠背后的超级大国进行临时的施舍,可惜当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另外一方原本只有极少量的库存,甚至干脆可以说是仅仅是样品而已。因此开战以后也基本没得用。近2年来稍微有所改善,但是也只能是采用相对技术水平更低一个档次、价格也更加廉价的滑翔炸弹。对重磅钻地弹,尤其是1吨级的重磅钻地弹,仍然是严重无米下锅的状态。实际情况是:海湾战争之后,对战斧式巡航导弹与重型激光制导炸弹,美国海空军居然30多年下来,
![]()
都没有把这两种主战武器的生产储备量,恢复到海湾战争发生之前的状态。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关键稀有材料上被严重的卡脖子,导致激光制导炸弹的关键引导头更是做不出来。甚至连高端炸药都是从亚洲进口,而且也被卡了脖子。这就导致当今世界,能真正大规模量产各种激光制导炸弹的。其实只剩下东方的唯一一个大国。主要的采购方居然是相对最富裕的中东与北非各国。一般是随着各种先进无人机的出口,精确制导弹药搭配着外销的。而因为大多数无人机都是战术级别的,可携带灵巧弹药的总重有限,因此搭配外销的激光制导炸弹,一般都是250公斤以下的,最小的甚至只有50公斤级。况且因为原产大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对外战争,期间演习中公开展示的机载激光制导炸弹,也多是250公斤级的,
![]()
最重的型号也不过500公斤级。这就给全球造成了一种错觉或者刻板印象:那就是某大国只生产与装备500公斤以下,甚至是250公斤以下的激光制导炸弹,而没有更大个头的。这完全是彻头彻尾的错觉。就在不久前,由某种战略型大型无人机,投掷1枚1000公斤级的重磅钻地激光炸弹,准确命中目标的画面对全球公开,被炸目标其实是某岛上某重要固定基地的1比1等比例强化模拟靶标。整个靶子是一组至少20X20X10米级别的强化钢筋混凝土加固建筑,但是仍然被1吨级的钻地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彻底钻透后,巨大的爆炸威力把整个建筑彻底炸上了天。除了留下一个深度接近15米,直径超过30米的巨大弹坑之外,别的一切全部荡然无存!看到如此惊人的画面,很多人才想起来这种重磅炸弹,早就在,
![]()
几年之前的某航展中出现过,只不过因为是缩比例木头模型,没有被提前注意到而已。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美军2000磅级BLU-109B型激光制导钻地弹的翻版,弹药外壳为镍铬钼合金钢制造,厚度约为25.4毫米,是同等级航弹的两倍厚,内部填充240公斤钝感炸药并搭配延时引信,能够穿透1.83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但实际上东方版本无论钻地深度、爆炸威力,还是打击范围,都是基本同重量美版的3倍有余,因为新版采用超级大国很难获得的钨合金穿透体,以及威力更大的CL20级炸药。可以钻透8到10米厚度的超强混凝土,然后把整个大型堡垒一次性彻底掀飞。另外还增加了助推滑翔能力;让载机能够在最远300公里之外就可以从容投弹。对高价值目标的杀伤能力不亚于中远程弹道导弹。因此建议先量产,
![]()
储备6位数为佳!毕竟弹道导弹的强力钻地弹头以开战初期先发制人的点穴战为主,真正一次性彻底打垮对手,彻底消除对方的任何军事能力的,还是持续性大规模的临空轰炸。因此1吨级的重磅激光钻地弹就是最好的。不但能斩首敌酋,而且是对整个敌国彻底斩草除根的批量大杀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