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我们的选择连成一片旷野”为主题的分享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剧场举办。主持人、媒体人、译者陈鲁豫与作家张春、脱口秀演员鸟鸟围绕鲁豫新近出版的《岩中花述》系列图书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当下女性的选择与成长。
《岩中花述》系列图书收录有陈鲁豫与包括作家张春、脱口秀演员思文、律师詹青云在内的34位女性的深度对话,丛书分为《我决定,要活得很久》《她们重新发明知识》《不退场的勇气》《这是我修改世界的方式》四册,从不同维度呈现当下女性的生命状态以及人生故事。
活动现场,鲁豫表示,女性本身就是彼此的参考地图,希望这套书能为更多女性提供参照坐标。而在该书的自序中,她同样写道:“人生挺难的,孤独的时候想到这些彼此照见、扶持的时刻,就会觉得温暖。”
![]()
“我们的选择连成一片旷野”主题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张春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特别’的女性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不管是脱口秀里的小帕、房主任、王小利,现实中的苏敏,还有《岩中花述》里提到的34位女性,她们讲述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这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女性可以做很多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的活法。”
如果现在从人生中撤回一个重大选择,会想要撤回哪一个?对此,陈鲁豫表示:“人生所有的点都能连成一条线,所有看似不相关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现在的人生再混乱,也终将会把你从一个点带到下一个点,每个点都会起作用,也就不需要撤回什么。”鸟鸟则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总觉得撤回什么对现在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帮助。那些很影响人生未来的选择没有对或错,这只是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过程,可能到现在也没能完全知道,但是它帮助你排除了一些有限的选项。”
那么,如何面对对待事物的热情与坚持呢?鸟鸟认为:“喜欢一样东西的热情是很可贵的,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去抓住,哪怕只有三分钟。也许你尝试以后就会发现自己有一点擅长,擅长以后就发现可以坚持了。”对此陈鲁豫补充道:“很多时候坚持也是需要有一些特定条件的,所以就算你坚持不下来,也不要苛责自己,每个人的境遇是不同的。”在鲁豫看来,《岩中花述》希望传递给大家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更加自主和勇敢地做出她们的选择,“台上的我们是三个很独特的生命样本,并不是作为成功的典范,所以不希望大家用成功学去倒推并过度肯定我们的选择,而是你要相信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以下内容节选自《她们重新发明知识》,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
《她们重新发明知识》
作者:陈鲁豫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灯塔ALight 2025年11月
大学教育的意义,就是大学教育本身
鲁豫: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大学教育知识的未来》,作者阿伯特是一个美国作家,他以芝加哥大学的很多毕业生作为样本,调查了相当一部分人之后写了这本书。他在书中质疑了大学教育的意义。他说我们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大学本科教育和未来你从事的职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他说大学教育本身就是意义。
赵冬梅:马斯克有一个说法,“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你要跟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四年”。这种说法的意思就是大学本身教你什么并不重要,你拥有四年大学的生活,在生命之中,你有这么四年特殊形态地与同龄人在一起的生活,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我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再补充一点,大学其实还是通过某一学科的训练,教给了我们一些各个学科共有的东西,比如说知识的传承、知识的逻辑、知识的条理,以及怎么样去开掘新的知识——通过深度学习把开掘出来的知识以论文或讲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训练未来在社会上可能是有用的。
鲁豫: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我相信未来是有不确定性的,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忽略、不要轻视一个小孩子内心真正的兴趣爱好,因为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不被看好的所谓专业。比如我们当年热门的专业是新闻,然后是财经金融,当时历史不能算特别热门的专业,但是依然不能阻挡你的脚步。
赵冬梅:老实说我自己真的是稀里糊涂长大的,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可能反而不是那么明显,比如说性别的偏见也有,但是我的运气好就好在我父母给了我非常强硬的支持,其实我真正要克服的是我的幼稚病。那个时候在我的老家河北,初中毕业考高中之上的选择是考中专,中专跟师范是放在一块的,然后才是普通高中,普高又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我当时考了第一名,肯定是能考中专的,我们校长认为我应该去考师范。而我当时想要做的就是乡村女教师,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鲁豫:是看了苏联那个电影《乡村女教师》吗?我记得女教师叫瓦西里耶夫娜。
赵冬梅:我记不住名字了,但是我被“乡村女教师”这个名词吸引了,其实加了很多浪漫的滤镜。那是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一心想做的事情,但是我父亲坚持不签字。校长就去找我父亲,跟我父亲说女孩上了高中就不行了,意思是说女孩现在学习当然是第一名,可是她上了高中,未必就能考上大学,因为那时候大学不容易考。
鲁豫:这是我们从小受的一个偏见教育,就是女孩小学成绩肯定比男生好,一旦进了中学以后,女生成绩一定没有男生好。
赵冬梅:他们都这样说,但我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就算她将来考不上大学,那高中给她的教育也比师范全面”。而且我爸当时说你愿意教书没问题,你将来就是大学毕业再去教小学也是可以的。我父亲帮我扶正了对女性的偏见和我自己的浪漫主义玫瑰梦。这个梦想一直延续到我40来岁的时候,那时我还在说退休了要去一个乡村教书。但是我后来意识到我受到过的教育,我被这个社会所给予的经历,所有这些丰厚的命运的馈赠所成就的那个我,到退休的时候,如果仅仅去教小学,其实是浪费,不是我个人的大材小用的浪费,而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后来修正了一下,假设我退休了,不如去教乡村的小学老师。这样比做乡村女教师更能把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鲁豫:从小到大我是一个很有主意的小孩,我的父母是允许我自由成长的,我爸在关键时候不会去阻挡我,他明白阻挡只会引起我的某种反弹。他表面是顺着我,但他会不经意地提示,让我意识到该往哪个方向走。我高考时只想报广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专业,我爸内心肯定疯了,觉得我这样很不靠谱,但他也不敢太过刺激我,因为觉得小孩主意很正。后来他特别委婉地说:“我觉得你可以再报一个。”我说:“行,再加个第二志愿,但大专我肯定不报了。”我爸又憋了一天说:“你肯定不会去大专的,但多报一个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后来我又报了一个。因为他明白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某种险恶,你要给自己留一个安全网,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孩子是不能够刺激、不能够硬推的,就得软着。
赵冬梅:这才是真正睿智的家长。
鲁豫:我貌似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做的,其实也是我父亲会为我做的决定,他又满足了孩子追求的独立自主。我现在回想我的成长,无论是成长状态还是成长环境,都是很幸运的。
赵冬梅:也跟时代有关,那个时代还是放松的,没有现在这么卷。我高度怀疑现在的家长们行走在一个很窄的轨道里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甚至没有办法观照一下自己的状态,因为外界说竞争激烈,于是就带着孩子拼命地卷。
鲁豫:也许看得到,但是不敢不卷,因为他们在为另外一个生命做选择和决定。所以要做一个看似最正确的选择。这是这一代家长的无奈和艰难。
赵冬梅:家长通常会为孩子选一条最安全的路。什么路最安全?人人都走的路最安全。但是这样的路上就不太能成就特别的人和事。
摘编原文作者/陈鲁豫
整合/何安安
编辑/走走
校对/杨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