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1日是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的日子。空军这边放了个大招,通过一部叫《梦远》的微电影,直接展示了攻击-11无人机带着歼-20和歼-16D电子战机组队的画面。这事儿一出来,就在网上炸了锅,因为攻击-11这是头一次正式确认服役。以前大家猜来猜去,现在空军自己给实锤了。
视频里,三架飞机排成队形飞,攻击-11在前头领着,歼-20和歼-16D跟在后边,飞得稳稳的,看得出这是实战编队的味道。空军选这个日子发,估计是想借着双十一的热度,让更多人看到自家装备的升级。
攻击-11这家伙是飞翼布局的隐身无人机,长约10米,翼展14米左右,起飞重量能到10吨多。它的隐身设计靠表面涂层和整体形状,雷达反射截面小到0.01平方米以下,这在实战中意味着敌人雷达很难抓到它。视频显示,它在前边探路,后面两架有人机负责护航和支援。歼-20是五代机,长20米,速度能到2马赫以上,装备相控阵雷达,能同时盯多个目标。
![]()
歼-16D是电子战版,长22米,带干扰吊舱,能搞乱敌方信号。编队里,攻击-11先突进去,歼-16D压电磁环境,歼-20管空中威胁。这种搭配针对西太平洋那种复杂地形和防空网,实战价值高。搜索资料看,攻击-11的航程4000公里以上,能挂精确弹药,像激光制导炸弹或反辐射导弹,弹舱内置,不影响隐身。
这编队不是随便飞飞,空军在微电影里放出来,等于告诉大家,中国空军已经在练人机混编。攻击-11当先锋,穿防空网,为歼-20他们开路。歼-16D的干扰能让敌雷达瞎半天,缩短反应时间。网上有分析说,这组合在西太区域,能形成不对称优势,因为隐身加电子战,敌人发现晚,打击准。
![]()
攻击-11的服役时间点巧,福建舰刚入列没几天,海军那边可能也沾光。它的舰载版叫攻击-21,早2019年9月3日阅兵上亮相过,折叠翼设计,适合航母甲板。现在三艘航母在服役,未来电磁弹射的船上能更好用攻击-21,扩展打击范围到海上移动目标。
空军这步棋下得实惠,攻击-11不光是单机牛,它融进整个体系。数据链连卫星、预警机和其他飞机,共享情报,变成网络节点。歼-20能遥控它执行高风险任务,减少飞行员暴露。搜索到的一些帖子提到,类似组合在演习中试过,效果好。
西太平洋水域大,岛链多,这种编队能保持长时间监视和打击,不用总派有人机出去。相比美军的MQ-9,攻击-11隐身强,生存率高。资料显示,MQ-9在也门被击落22架,暴露了低隐身的问题。攻击-11的设计思路不一样,优先突防和攻击,针对区域拒止环境。
![]()
歼-20从2017年服役到现在,数量超200架,形成多个单位。歼-16D2018年出,专攻电子压制。加攻击-11后,编队从传统对抗转到信息主导。实际训练,先模拟器练战术,再实飞验证。视频里看,攻击-11起落架收放顺,成熟度够。空军转型网络中心战,攻击-11是催化剂。未来批量部署,预计2026年后更多入役,影响海空平衡。搜索全网,专家说这标志中国无人机从民用到军用领先,产能世界顶尖。
攻击-11的战略意义深,它不追西方全球鹰路线,而是隐身攻击并重。基于本土技术,对特定战场优化。在潜在冲突中,隐身突防克敌拒止能力。海军用攻击-21,能从安全距离打高价值目标,如敌舰。空军宣传片强调协同,攻击-11当忠诚僚机,提高远程制空。网上讨论热烈,有人说这是全球第一隐身无人攻击机编队,美军工落后了点。
![]()
不光空军,海军受益大。攻击-21上舰,航母群打击半径拉长,避免近身风险。电磁弹射舰如四川号,能高效起降。资料显示,攻击-21载弹2吨,隐身加内舱,对海上目标突防强。未来海空联合,攻击-11陆基版和舰载版联动,形成立体网。空军成立76年,从米格机到现在隐身编队,进步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