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洛宁城村张氏碑刻
张泽武搜集整理
城村张氏文化厚重,历代碑刻很多,然历经社会变迁,人为破坏,早已损毁殆尽,十不存一,这些碑制是非常重要的张氏文化载体,搜集历代张氏碑刻,意义重大。城村张氏碑刻现存者主要有三类: ①墓志铭; ②神道碑;③墓碑;另外还有石牌坊遗存的石刻构件等。
城村张氏墓志铭存世者有《张九思墓志铭》、《张凤池妻马氏墓志铭》、《张凤泉墓志铭》,另外还有《张守基墓志铭》原拓本遗存于世,志文完整;张氏神道碑有《张师尧神道》、《张师周神道》、《张凤泉神道》;张氏墓碑有:《张凤竹墓碑》等。现将张氏碑刻遗存,择其要者,将其碑文搜集整理于后,以供研究张氏文化者参考。
城村《张九思墓志铭》
《诰赠朝议大夫①幹夫张先生②暨德配刘太恭人③墓志铭》
![]()
墓志铭盖
![]()
墓志铭盖拓片
度其隰原①,相其阴阳;卜云其吉,终焉允臧②。
①【隰原】:名词,广平与低湿之地。泛指原野。
②【允臧】:确实好;完善。
![]()
![]()
![]()
张九思墓志铭
![]()
张九思墓志铭拓片
先生张姓讳九思,字有益,号幹夫,世为永宁县金门川之德里村人④。自祖光全徙居城村⑤,至先生已六世矣。曾祖讳进城,务农,妣氏刘;祖讳如彦,亦业农,妣氏陈;父讳淳,号青囊,诰赠朝议大夫,精岐黄,全活数千人,有碑颂其德,妣氏张,诰赠恭人。自高曾以下,大抵多隐德焉,故家道日丰。
先生昆玉三人,先生为季,幼而颖异,为父母所钟爱。及长,识时务,达事变,内敦孝友之风,外擅仁侠之望;涉猎诗书,务得大义,不屑屑于章句之末,援例登明经⑥。以次子贵,诰赠朝议大夫。平生务本力农,兼通货贿,居积之富,雄视陶朱,凡此皆先生运筹之力。而先生志益谦气益下,不矜己以傲物,不凌弱以暴寡。人有急难无不救之,人有困苦无不周之,以故远近传闻,皆望先生如太山北斗云。配恭人刘氏,克相夫君,勤俭持家,人称贤内助焉。
子二,长师禹,以县丞试用山左,勤劳王事,卒于馆驿,娶程氏,例封孺人;次师周,诰授朝议大夫,娶宋氏,敕封恭人,侧室樊氏。
孙四,长凤池,师禹出,业儒,娶高氏;次金祥、金藻,樊孺人生;季金声,宋恭人生,幼未聘,俱师周出。曾孙东林,凤池出,幼未聘。女三,长刘太恭人出,适元上张公拔士之子;次适樊店贾君天禄长子;三适牛渠王耀群五子,俱李氏出。
先生殁于嘉庆二十三年,享寿六十四岁;恭人殁于道光四年,寿七十二岁。先生长孙凤池卜于本年二月二十五日,合葬先茔。丏余为志,余不能为文,然素慕先生之为人,敢不揣固陋,略序颠末,以示不忘。因为之铭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凡兹后嗣,仰承前光。木本水源,遗泽犹长;惟我先生,姓显名扬。性善封殖,治家尤良;当兹窀穸,於焉永藏。子子孙孙,弥炽弥昌。”
嵩邑岁进士⑦候选训导⑧王三益拜撰书
旹大清道光四年⑨甲申仲春下浣榖旦
注释:
![]()
该墓志铭文被收入《洛阳明清碑志》(洛宁卷)
①【诰赠朝议大夫】:诰赠:明清时期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
朝议大夫:朝议大夫是清朝从四品文官的散官官阶。 清朝的散官是按照官职品级来相对应授予的一个称号是个虚衔。从四品的文官都会授予朝议大夫。
②【幹夫张先生】:张九思,字有益,号幹夫,故称张九思为幹夫张先生。古人通常以字号称呼。张九思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殁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享寿六十四岁。
③【刘太恭人】:太恭人是指明清时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处指张九思夫人刘氏,以其次子张师周加知府衔,诰赠张九思为朝议大夫,诰封张九思夫人刘氏为太恭人。
④【永宁县金门川之德里村人】:清朝嘉庆年间,城村张九思曾到德里村、金门寨认户,经确认,德里张氏与大门楼张氏都是从陕西同州迁来,同族同祖。故墓志云:“世为永宁县金门川之德里村人”。
按:大门楼及城村《张氏家谱》记载:城村张氏为大门楼张氏后裔。元末,张氏始祖仁美公避兵迁居永宁县大门楼村。明末清初之际,张氏先祖十一世张光全自大门楼村迁居城村立祖,五传至张九思。
⑤【自祖光全徙居城村】:自先祖光全公迁居城村。光全公为城村张氏始祖。
⑥【援例登明经】:援例:引用惯例或先例。登,荣登。明经明清时期对贡生的尊称。
⑦【嵩邑岁进士】:嵩邑:嵩县。岁进士:岁贡生,岁贡。指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
⑧【候选训导】:候选:等候选用。训导: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训导与训育涵义大致相同。中文名:训导;含义:教诲开导;出处:《国语·楚语上》;性质:教育学名词。教诲开导。官名。明清地方学校之学官。
官名。明清地方学校之学官。明洪武二年(1369)始置。各府州县学均设一人。分别为府学教授、州学学正、县学教谕之副职,分掌教授生徒之事。清朝相沿未改。
官名。清代儒学设此官,在府学,为教授之副,从八品;在州学,为学正之副;在县学为教谕之副。掌训导启迪学校学生,并帮助学政评定学生品行优劣。见《清史稿·职官三·儒学》。
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根据该墓志铭整理出张氏世系:
城村张氏始祖张光全,自大门楼迁居城村立祖。至张九思已经六世了。
张九思曾祖张进城,配刘氏;
张九思祖父张如彦,配陈氏;
张九思父亲张淳,号青囊,诰赠朝议大夫,精岐黄,全活数千人,有碑颂其德。配张氏,诰赠恭人。
张九思,字有益,号幹夫,援例登明经⑥。以次子贵,诰赠朝议大夫。配刘氏,以其次子张师周加知府衔,诰封张九思夫人刘氏为太恭人。
子二,长子师禹,以县丞试用山左;次子师周,诰授朝议大夫。
女三,长女刘太恭人出,适元上张公拔士之子;次女适樊店贾君天禄长子;三女适牛渠王耀群五子,俱李氏出。
长子张师禹,配程氏,例封孺人。子一凤池。
次子张师周,诰授朝议大夫,配宋氏,敕封恭人,侧室樊氏。长子金祥(凤泉),次子金藻(凤瑞),樊孺人生;三子金声(凤台),宋恭人生。
张凤池配高氏,子一东林(守谦)。
![]()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